[发明专利]层叠陶瓷电容器以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33677.9 | 申请日: | 2013-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9597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冈本贵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H01G4/12 | 分类号: | H01G4/12;C04B35/468;H01G4/3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021 | 代理人: | 薛凯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层叠 陶瓷 电容器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层叠陶瓷电容器以及其制造方法,详细地,涉及具备有层叠的多个电介质层和配设在电介质层间的多个界面的多个内部电极的层叠体、和形成在层叠体的外表面并与内部电极电连接的外部电极的层叠陶瓷电容器和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伴随电子设备的小型、轻量化,小型、能取得大电容的层叠陶瓷电容器得到广泛应用。该层叠陶瓷电容器例如如图2所示那样,有具备层叠体10和一对外部电极13a、13b的结构,其中层叠体10具有层叠的多个电介质层(电介质陶瓷层)11和配设在电介质层11间的多个界面的多个内部电极12,一对外部电极13a、13b与交替露出在相反侧的端面的内部电极12导通地配设在层叠体10的两端面。
并且,在这样的层叠陶瓷电容器中,作为构成电介质层的材料,广泛应用着具有高的相对介电常数的、以包含Ba以及Ti的钙钛矿型化合物为主要成分的电介质陶瓷材料。
并且,作为这样的电介质陶瓷材料,提出一种非还原性电介质陶瓷组成物(参考专利文献1),未反应的BaO的含有量为0.7重量%以下,相对于含有95.0~98.0mol%的Ba/Ti比为1.005~1.025的BaTiO3、和2.0~5.0mol%的从La、Nd、Sm、Dy、Er中选出的至少1个种类的稀土类氧化物的主成分的100重量部分,作为副成分含有0.3~1.5重量部分的MnO以及0.5~2.5重量部分的以BaO-SrO-Li2O-SiO2为主要成分的氧化物玻璃。
该非还原性电介质陶瓷组成物,电容温度特性良好,且通过将其作为层叠陶瓷电容器的电介质层(电介质陶瓷层)使用,能实现电介质层的薄层化。
但是,在上述现有的非还原性电介质陶瓷组成物的材料组成中,在用作推进了薄层化的层叠陶瓷电容器的电介质层的情况下,高温负载试验中的绝缘电阻的随时间变化较大,存在不能得到具备充分可靠性的层叠陶瓷电容器的问题点。
先行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特开平4-16900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的概要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目的在于,提供高温负载试验中的绝缘电阻的随时间变化小、绝缘性劣化耐性卓越的可靠性高的层叠陶瓷电容器以及其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层叠陶瓷电容器具备:层叠体,其具有:具有具备多个结晶粒子的电介质陶瓷并被层叠的多个电介质层、和配设在所述电介质层间的多个界面的多个内部电极;和外部电极,其形成在所述层叠体的外表面,与所述内部电极电连接,所述层叠陶瓷电容器特征在于,所述层叠体满足如下条件:包含含Ba以及Ti的钙钛矿型化合物、La、Mg、Mn和Al,在将Ti设为100摩尔份时,相对于Ti的含有量的La、Mg、Mn以及Al的含有量的比例处于La:0.2~1.2摩尔份、Mg:0.1摩尔份以下、Mn:1.0~3.0摩尔份、Al:0.5~2.5摩尔份的范围,并且,包含在所述电介质层中的所述结晶粒子在所述电介质层每1层的层叠方向的平均个数为1个以上3个以下。
另外,本发明的层叠陶瓷电容器具备:层叠体,其具有:具有具备多个结晶粒子的电介质陶瓷并被层叠的多个电介质层、和配设在所述电介质层间的多个界面的多个内部电极;和外部电极,其形成在所述层叠体的外表面,与所述内部电极电连接,所述层叠陶瓷电容器的特征在于,所述层叠体满足如下条件:包含含Ba以及Ti的钙钛矿型化合物、La、Mg、Mn 和Al,在对所述层叠体进行溶解处理而使其成为溶液的情况下,在将Ti设为100摩尔份时,所述溶液中的相对于Ti的含有量的La、Mg、Mn以及Al的含有量的比例处于La:0.2~1.2摩尔份、Mg:0.1摩尔份以下、Mn:1.0~3.0摩尔份、Al:0.5~2.5摩尔份的范围,包含在所述电介质层中的所述结晶粒子在所述电介质层每1层的层叠方向的平均个数为1个以上3个以下。
在另外,本发明中,“对层叠体进行溶解处理而使其成为溶液的情况”是意味着用酸溶解层叠体而使其成为溶液的情况;在将层叠体加碱熔化后溶于酸等中而使其成为溶液的情况等的概念,在进行溶解处理而成为溶液的方法中并没有特别的制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336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工作台装置及输送装置
- 下一篇:线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