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压安全壳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33112.0 | 申请日: | 2013-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5582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马修·萨特菲尔德;托尼·帕斯卡尔;保罗·拉什 | 申请(专利权)人: | 帕克-汉尼芬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C1/00 | 分类号: | F17C1/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原绍辉;胡斌 |
地址: | 美国俄***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 安全 容器 | ||
1.一种容器,包括:
管状主体,其具有中部和第一锥形部以及第二锥形部,所述第一锥形部从所述中部的第一端延伸到比所述中部更窄的第一端,所述第二锥形部从所述中部的第二端延伸到比所述中部更窄的第二端,所述管状主体是通过旋制由铜管形成的,其中所述管状主体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提供用于使流体穿过所述容器流动的入口和出口;
第一管状构件和第二管状构件,第一管状构件在所述第一端处连接到管状主体,第二管状构件在所述第二端处连接到管状主体,所述第一管状构件和所述第二管状构件各自是由铜形成并且配置成用于与铜管形成钎焊连接;以及
呈铝管形式的整体式加强套筒,其包围所述管状主体并且具有第一锥形端部和第二锥形端部,第一锥形端部邻近于并且包围所述管状主体的所述第一锥形部的至少部分,第二锥形端部邻近于并且包围所述管状主体的所述第二锥形部的至少部分。
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用于使流体通过所述管状主体流动的通路,所述通路具有所述入口和所述出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在所述管状主体的一端处并且所述出口在所述管状主体的相反端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和所述出口包括从所述管状主体的相应锥形部延伸的相应插座。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主体的所述中部为圆柱形并且所述管状主体的所述锥形部是截头圆锥形。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在所述管状主体内侧的过滤器/干燥器。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在所述管状主体内侧的止回阀。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在所述管状主体与所述加强套筒之间的中间层,其中所述中间层由电介质材料形成,以便使所述管状主体与所述加强套筒电绝缘。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是阳极化的。
10.一种形成用于HVAC系统的容器的方法,包括:
通过旋制从铜管形成管状主体,使得所述管状主体具有中部和第一锥形部以及第二锥形部,所述第一锥形部从所述中部的第一端延伸到比所述中部更窄的第一端,所述第二锥形部从所述中部的第二端延伸到比所述中部更窄的第二端,其中所述管状主体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提供用于使流体穿过所述容器流动的入口和出口;
将第一管状构件在所述第一端处连接到管状主体,以及将第二管状构件在所述第二端处连接到管状主体,所述第一管状构件和所述第二管状构件各自是由铜形成,并且各自通过钎焊而连接到管状主体;
通过使得套筒在管状主体上滑动来将呈铝管形式的整体式加强套筒配合到管状主体,使得其包围所述管状主体;以及
减小所述套筒的套筒第一端部和套筒第二端部的直径使得它们变为锥形且具有第一锥形端部和第二锥形端部,第一锥形端部包围所述管状主体的所述第一锥形部的至少部分,第二锥形端部包围所述管状主体的所述第二锥形部的至少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帕克-汉尼芬公司,未经帕克-汉尼芬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3311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