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强度热轧钢板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32774.6 | 申请日: | 2013-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9549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8 |
发明(设计)人: | 小林由起子;樱田荣作;林邦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日铁住金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22C38/00 | 分类号: | C22C38/00;C21D9/46;C22C38/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强度 热轧 钢板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实施翻边加工、拉伸凸缘加工的,例如适合为汽车等的高强度结构用部件的,钢板的冲孔时端面不容易发生损伤的热轧钢板及其制造方法。本申请要求2012年6月26日在日本提交的日本特愿2012-142692号的优先权,将其内容援用至此。
背景技术
最近的汽车用构件从节能的观点出发重视轻量化,除此以外,也趋向于重视安全性、耐久性,高强度化比以往更快速地进展。作为这种趋向的一个例子,不仅汽车的蒙皮,而且结构用构件也要应用高强度钢板。
应用于该结构用构件的钢板除了压制成形性以外,还要求有扩孔性等加工性。因此,着手开发了翻边加工、拉伸凸缘加工等加工性优异的高强度热轧钢板(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
然而,随着热轧钢板的高强度化,所带来的问题是,在冲孔加工钢板而形成的孔的端面发生剥离或翘起状的缺陷。这些缺陷不仅显著损害制品端面的美观性,而且还有成为应力集中部而对疲劳强度等造成影响的危险性。
针对以上的问题,提出了限制硬质第2相和渗碳体的面积分数,抑制冲孔端面的损伤的热轧钢板(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4)。然而,即使抑制硬质第2相和渗碳体的生成,在将冲孔加工的间隙设定为对于端面的损伤性而言最严格的条件的情况下,也有在孔的端面发生缺陷的情况。
对此,为了抑制加工时的晶界处的破坏,通过添加B或者限制P的添加量,开发了抑制冲孔端面的损伤发生的高强度热轧钢板(参照专利文献5、6)。此外开发了如下的高强度热轧钢板,通过控制铁素体的大角晶界处的C或者C和B的偏析量,即使采用极其严格的条件进行冲孔加工的情况下,也能防止冲孔端面发生损伤(参照专利文献7、8)。然而,专利文献5~8的钢板由以铁素体相为主体的组织构成,难以达成850MPa以上的高强度。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3691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1-172745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4-315857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5-298924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4-315857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05-298924号公报
专利文献7:日本特开2008-261029号公报
专利文献8:日本特开2008-26672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是提供兼有优异的拉伸凸缘性和延性,尤其具有拉伸强度850MPa以上的高强度,即使在极其严格的条件下进行冲孔加工也能防止端面损伤的、冲孔加工性优异的高强度热轧钢板。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人等将冲孔加工的间隙设定为最严格的条件,对冲孔端面的损伤的发生频率与晶界处的偏析元素种类和偏析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主要利用贝氏体组织,且将钢板的晶界角度为15°以上的大角晶界与晶界角度5°以上且小于15°的小角晶界的比率设定为适当的范围,使适当量的C和B在大角晶界偏析,从而减少了冲孔端面的损伤。
本发明是基于这种认识而做出的,其要旨如下所述。
(1)一种高强度热轧钢板,按质量%计,其含有C:0.050~0.200%、Si:0.01~1.5%、Mn:1.0~3.0%、B:0.0002~0.0030%、Ti:0.03~0.20%,P被限制在0.05%以下,S被限制在0.005%以下,Al被限制在0.5%以下,N被限制在0.009%以下,且含有Nb:0.01~0.20%、V:0.01~0.20%、Mo:0.01~0.20%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余量由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
晶体取向角5°以上且小于15°的界面即小角晶界的长度与晶体取向角15°以上的界面即大角晶界的长度的比率为1:1~1:4,所述大角晶界处的C的偏析量和B的偏析量合计为4~20原子/nm2,拉伸强度为850MPa以上,扩孔率为25%以上。
(2)根据(1)所述的高强度热轧钢板,其中,按质量%计,P被限制在0.02%以下,所述大角晶界处的P的偏析量为1原子/nm2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日铁住金株式会社,未经新日铁住金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327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高温电池或高温电解槽的温控系统
- 下一篇:油井管用钢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