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罐体的针孔检查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380032576.X | 申请日: | 2013-04-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95738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02 |
| 发明(设计)人: | 小路泰广;石井佑直;濑尾友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洋制罐集团控股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G01N21/90 | 分类号: | G01N21/90;G01M3/3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洋;舒艳君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针孔 检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在罐体的主体部等产生的针孔进行检查的检查装置。
背景技术
在金属罐体例如通过拉深减薄成形而制作的无缝罐体(以下仅简称为罐体)的制造工序中,有时在上述罐体的主体部等产生孔、龟裂等针孔。上述针孔的有无一般通过在上述罐体的检查工序中所使用的针孔检查装置来进行检查。
如图10所示,专利文献1中示出的针孔检查装置构成为:右侧是保持被检查的罐体的检查塔,左侧为罐体内部检测装置。另外,对封缄环形板进行固定的活塞状封缄部件可滑动地设置于滑动环形板侧的第一框的前端面,该封缄环形板与滑动环形板滑动接触并密封滑动接触面。由此,针孔检查时,利用大气压使活塞状封缄部件对高速旋转的滑动环形板施力,从而提高滑动接触面的密封效果,阻止由外光以及光源光等构成的干扰光从上述滑动面漏入光检测器侧。
如上所述,在针孔检查中,封缄环形板处于按压于高速旋转的滑动环形板的状态下,因此通常干扰光不会从封缄环形板与滑动环形板的滑动面到达光检测器。然而,由于各种因素,例如因作用有某些外力、或封缄环形板以及滑动环形板的表面状态等,导致在两部件之间瞬间产生间隙,由此来自上述间隙的干扰光到达光检测器,而将合格品误检测为不合格品。
另外,在光检测器的性能上,构成现有的罐体的针孔检查装置的检查对象的针孔直径为20μm左右,而且,在对小径的针孔的有无进行检查的情况下,从针孔侵入罐体内的光微弱,从而无法达到可检测的光量。这里,考虑使用比以往亮度高的光源来确保光检测器可检测的光量的方法,但在现有的装置结构中,应对干扰光的对策不充分,从而因光量的增加导致的误检测的发生率升高。
此外,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由涂覆有黑色硅树脂的铝构成的周缘部以及内缘部遮挡来自光源的光的方案,另外专利文献3中记载了遮挡来自光源的光来防止光侵入可动板与转盘之间的光遮挡部(罩),但在上述的各结构中,存在干扰光在周缘部及内缘部、以及在光遮挡部(罩)迂回,从而从可动板与转盘之间到达光检测器侧的担忧,还未充分解决上述问题。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71598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365230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第4230269号公报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防止干扰光从因表面状态等而产生的可动板与转塔的间隙进入光检测器侧的罐体的针孔检查装置。另外,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实现上述第一目的而能够使用高亮度的光源、能够检测更小径的针孔、检查精度进一步提高的罐体的针孔检查装置。
本发明的罐体的针孔检查装置具备:转塔,其具有贯通的通孔;可动板,其与上述转塔对置并设置于固定框侧;罐体保持部件,其载置罐体;光检测器,其对漏出至罐体的内部的光进行检测;以及光源,其对上述罐体照射光,上述罐体的针孔检查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转塔的整个外周区域设置有由具有规定的间隔地对峙设置的一对遮挡部形成的迂回路,来作为遮挡机构。
另外,本发明的罐体的针孔检查装置还可以采用以下方式。
1.上述一对遮挡部由第一遮挡部以及第二遮挡部构成,第一遮挡部固设在旋转的转塔,第二遮挡部固设在与转塔的侧面部大致对置的位置。
2.上述一对遮挡部由第一遮挡部以及第二遮挡部构成,设置于上述各遮挡部的遮挡部件以朝向对置的上述各遮挡部的筒部交替突出的方式排列。
3.上述遮挡部件是以朝向对置的上述各遮挡部的筒部垂直突出的方式形成的遮挡板。
4.上述遮挡部件和与其对峙的遮挡部件的间隔为5mm以下。
5.上述遮挡部件和与其对峙的遮挡部件的重叠量为9mm以上。
6.在上述可动板的表面以与该可动板的贯通孔呈同心圆状的方式设置有多个剖面呈矩形的环状槽,来作为遮挡机构。
7.具备对罐体的外周面照射光的光源,且上述光源使用白色LED光。
8.上述罐体保持部件经由杆而固定于卡盘的支承轴。
本发明的罐体的针孔检查装置设置有复杂的构造的迂回路来作为遮挡机构,由此能够在迂回路的传播过程中衰减或遮挡干扰光,从而能够有效地防止干扰光从可动板与转塔的间隙进入光检测器侧。
另外,上述一对遮挡部构成为:由第一遮挡部以及第二遮挡部构成,第一遮挡部安装于旋转的转塔,第二遮挡部安装于覆盖固定框的壳体端部,由此上述一对遮挡部所具有的规定的间隔稳定,能够在迂回路的传播过程中稳定地衰减或遮挡干扰光,并且能够有效地防止遮挡部彼此的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洋制罐集团控股株式会社,未经东洋制罐集团控股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3257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照明转换器
- 下一篇:用于确定车轮的阻力的空气动力力矩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