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层状半成品及其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32195.1 | 申请日: | 2013-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4065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托尔斯滕·克雷纳特;洛塔尔·帕特贝格;斯特凡·马耶尔;马库斯·克诺布洛赫;延斯·维尔纳;维尔纳·胡芬巴赫;马丁·莱佩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累斯顿工业技术大学;蒂森克虏伯钢铁欧洲公司;轻量级中心萨克森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11/16 | 分类号: | B29B11/16;B29C70/54;B29C70/68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19 | 代理人: | 沈同全,车文 |
地址: | 德国德***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层状 半成品 及其 生产 方法 | ||
1.一种层状半成品,包括层序列,所述层序列具有至少一层未固结增强纤维织物,并且所述层序列在降低的压力下布置在由热塑性基体材料制成的顶部膜和底部膜之间,所述顶部膜和底部膜以保压方式沿它们的周边彼此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半成品具有一个或若干弯曲部或弯部,由此通过降低的空气压力来保持弯曲的状态,
其中,所述层序列具有包括一个或更多金属插件的至少一层,并且所述半成品的弯曲部或弯部中的至少一个弯曲部或弯部延伸通过所述金属插件中的至少一个金属插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状半成品,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插件的厚度、类型和尺寸在不同的层中变化和/或在一层中局部地变化。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层状半成品,其特征在于,金属插件层的金属插件中的至少一些金属插件彼此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层状半成品,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插件中的至少一些金属插件被缝合到所述层序列的另一层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层状半成品,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插件中的至少一些金属插件被层压在两个膜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层状半成品,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插件中的至少一些金属插件被插入到所述层序列的另一层中的穴状或管状凹部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层状半成品,其特征在于,增强纤维织物和至少一种热塑性基体材料被以交替方式和/或变化数量地在全部层的形状中依次布置,和/或被一起布置在所述层序列的一层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层状半成品,其特征在于,增强纤维织物能够为机织织物、铺置网、无纺布、混纺纱线、混合纱织物热塑性塑料(HGTT)和/或编织物。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层状半成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塑性基体材料能够为膜或片、粉末、热塑性纱线、微粒、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塑料(LFT)和/或短纤维增强热塑性塑料。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层状半成品,其特征在于,增强纤维织物的厚度、类型、取向和尺寸和/或热塑性基体材料的厚度、类型和尺寸能够在不同层中变化和/或在一层中局部地变化。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层状半成品,其特征在于,在顶部膜和底部膜之间,另外安装有:
用于传导路径的电子部件和/或在线诊断系统;
近终型半成品(泡沫);
金属片;
连接到其它部件的连接选项;和/或
固结的热固性增强纤维织物。
12.一种用于生产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层状半成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a.在由热塑性基体材料制成的顶部膜和底部膜之间布置层序列;
步骤b.由热塑性基体材料制成的所述顶部膜和所述底部膜的凸出边缘彼此连接;和
步骤c.由热塑性基体材料制成的顶部膜和底部膜之间的体积被排空;
步骤d.所述层序列和所述顶部膜和所述底部膜被重新成形以使得所述半成品具有一个或若干弯曲部或弯部,
其中,以任何期望顺序、同时地或时间上交迭地执行步骤b和步骤c,并且在步骤b和步骤c两者之后执行步骤d,其中
通过使得能够获得具有至少一个穴状或管状凹部或狭缝的至少一层未固结增强纤维织物,建立所述层序列,其中将至少一个金属插件引入所述至少一个穴状或管状凹部或狭缝中,并且所述半成品的弯曲部或弯部中的至少一个弯曲部或弯部延伸通过所述金属插件中的至少一个金属插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用于生产层状半成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扁平并且匹配的方式将至少一层未固结增强纤维织物和具有金属插件的至少一层布置在彼此之上,建立所述层序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累斯顿工业技术大学;蒂森克虏伯钢铁欧洲公司;轻量级中心萨克森公司,未经德累斯顿工业技术大学;蒂森克虏伯钢铁欧洲公司;轻量级中心萨克森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3219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