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组合双管式和脱支支架移植物以及使用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80031275.5 申请日: 2013-04-11
公开(公告)号: CN104487019B 公开(公告)日: 2017-05-31
发明(设计)人: 帕特里克·W·凯利 申请(专利权)人: 三福健康公司
主分类号: A61F2/07 分类号: A61F2/07
代理公司: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40 代理人: 余刚,张英
地址: 美国南*** 国省代码: 暂无信息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组合 双管 支架 移植 以及 使用方法
【说明书】:

相关申请的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2年4月12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系列号61/623,151、于2012年5月14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系列号61/646,637、于2012年10月19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系列号61/716,292、于2012年10月19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系列号61/716,315、于2012年10月19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系列号61/716,326、于2012年10月31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系列号61/720,803、于2012年10月31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系列号61/720,829、于2012年10月31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系列号61/720,846、于2012年12月5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系列号13/706,175、于2012年12月14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系列号61/737,411的提交日的利益,在此将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于此。

背景技术

动脉瘤发生在血管中以下位置处,在该位置处由于年龄、疾病或基因倾向,不足的血管强度或弹性可以引起血管壁削弱和/或失去在血液流动时的血管壁的形状,导致在有限的强度/弹性位置处血管鼓胀或延伸,从而形成动脉瘤囊(ancurysmal sac)。如果未经治疗,血管壁可继续扩展至血管壁的剩余强度不能维持的位点,并且血管在动脉瘤位置处发生功能障碍,常常具有致命的结果。

已经发展各种可植入医学装置以及针对这些装置植入的最小侵入方法以在血管系统内递送这些医学装置。血管内,代表性地,从递送导管有利地插入这些装置。为了防止动脉瘤的破裂,可以引入支架移植物至血管,展开,并且在血管内的位置处固定以便支架移植物横跨动脉瘤囊。支架移植物的外表面,在它的相对端处,接触和密封在血管壁不遭受强度或弹性损失位置处的血管内壁。支架移植物通过支架移植物的中空内部开辟血流通道,从而减少(如果不是消除)在动脉瘤囊位置处血管壁上的任何压力。

在人或动物患者的主动脉中,有大量的重要的分支血管,当通过血管内移植物的展开而治疗动脉瘤时,必须不封闭分支血管。现在的支架移植物系统在支架移植物壁内利用开窗或穿孔,其旨在与给定分支血管的开口对齐,但是支架移植物的放置必须是非常精确的,并且操作性对齐通常是不成功的。当适当的开窗对齐失败时,展开的支架移植物壁防止血流至分支血管。在这种情况下,医生不具有血管内的备用的选项并且必须继续进行显著更具侵入性的过程。

甚至当开窗与分支血管的开口是适当对齐的时候,开窗也可能旋转远离分支血管。为了防止这种旋转发生,可以在分支血管内展开支架移植物,支架移植物的末端之一与先前放置的支架移植物的开窗紧密联合或联结。把另外的支架移植物紧密联合至那个开窗的技术常常是消耗时间的,需要复杂的手术过程并且要求另外的血管或脉管进入点。经由开窗的两个支架移植物的紧密联合也具有不充足的密封的另外的问题,其中,二个支架移植物是联结的。

而且,目前的普通髂骨动脉瘤治疗涉及内部髂骨动脉的结扎或栓塞,常常导致包括但不限于男性勃起功能障碍、减少的运动耐力以及骨盆充沛(pelvic profusion)受损(其可以导致肠局部缺血和死亡)的副作用。

发明内容

内脏双管式(双筒式,double-barreled)主体支架移植物以及使用方法

在第一方面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支架移植物,包括(a)主体支架移植物,具有远端和近端,其中,主体支架移植物具有约100mm至约120mm范围的长度,其中,主体支架移植物在近端处具有约30mm至约45mm范围的直径,(b)第一管腔,限定在主体支架移植物的远端处,其中,第一管腔具有约18mm至约20mm范围的直径,(c)第二管腔,限定在主体支架移植物的远端处,其中,第二管腔具有约16mm至约18mm范围的直径,其中,第一管腔和第二管腔具有约50mm至约70mm的相同长度,其中,第一管腔沿着共同的长度固定至第二管腔,并且(d)其中,主体支架移植物限定管状壁,其邻接于第一管腔和第二管腔使得进入主体的任何流体必须通过第一管腔或第二管腔之一离开。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福健康公司,未经三福健康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3127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