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厚壁高强度耐酸性管线管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80030841.0 申请日: 2013-03-29
公开(公告)号: CN104364406A 公开(公告)日: 2015-02-18
发明(设计)人: 谷泽彰彦;仲道治郎;川中彻;内富则明;尾关孝文 申请(专利权)人: 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
主分类号: C22C38/00 分类号: C22C38/00;B21C37/08;C21D8/02;C22C38/12;C22C38/50;G01N29/04
代理公司: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代理人: 金世煜;苗堃
地址: 日本*** 国省代码: 日本;JP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厚壁高 强度 耐酸 线管 及其 制造 方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厚壁高强度耐酸性管线管,其特征在于,钢管母材部的化学成分以质量%计含有C:0.020~0.060%、Si:0.50%以下、Mn:0.80~1.50%、P:0.008%以下、S:0.0015%以下、Al:0.080%以下、Nb:0.005~0.050%、Ca:0.0010~0.0040%、N:0.0080%以下、O:0.0030%以下,由式(1)得到的Ceq为0.320以上,由式(2)得到的PHIC为0.960以下,由式(3)得到的ACRM为1.00~4.00,由式(4)得到的PCA为4.00以下,剩余部分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管厚方向的微观组织在内表面+2mm~外表面+2mm的区域含有90%以上的贝氏体和1%以下的岛状马氏体,

在管厚方向的硬度分布中,除中心偏析部以外的区域的硬度为220Hv10以下,中心偏析部的硬度为250Hv10以下,

存在于管厚方向的内表面+1mm~管厚的3/16为止的位置和外表面+1mm~管厚的13/16为止的位置的气泡、夹杂物和夹杂物束的长径为1.5mm以下,

Ceq=C+Mn/6+(Cu+Ni)/15+(Cr+Mo+V)/5···式(1)

PHIC=4.46C+2.37Mn/6+(1.74Cu+1.7Ni)/5+(1.18Cr+1.95Mo+1.74V)/15+22.36P···式(2)

ACRM=(Ca-(1.23O-0.000365))/(1.25S)···式(3)

PCA=10000CaS0.28···式(4)

式(1)~(4)中,各合金元素表示在化学成分中的含量,单位是质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厚壁高强度耐酸性管线管,其特征在于,钢管母材部的化学成分以质量%计进一步含有Cu:0.50%以下、Ni:1.00%以下、Cr:0.50%以下、Mo:0.50%以下、V:0.100%以下、Ti:0.030%以下中的1种或2种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厚壁高强度耐酸性管线管,其特征在于,管厚为20mm以上,T/D为0.045以下,其中,T为管厚,单位是mm,D为管径,单位是mm。

4.一种厚壁高强度耐酸性管线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具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化学成分的连续铸造板坯再加热至1000~1150℃,以在未重结晶区域的总压下率为40~90%的方式进行热轧后,以表层温度从Ar3-t℃以上冷却到200~400℃且700℃~600℃的平均冷却速度沿板厚方向在表层+1mm~板厚的3/16位置和背层+1mm~板厚的13/16位置为200℃/s以下、在板厚中心为20℃/s以上的方式,进行加速冷却后,立即实施使表层温度为525℃以上且板厚中心温度为400~500℃的再加热,然后利用冷加工弯曲加工成管状,将两端部的对接部焊接而制成焊接钢管,其中,所述t为板厚,单位是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厚壁高强度耐酸性管线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热轧后、加速冷却前进行在钢板表面的喷射流冲击压力为1MPa以上的除垢。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厚壁高强度耐酸性管线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管厚为20mm以上,T/D为0.045以下,其中,T为管厚,单位是mm,D为管径,单位是mm。

7.一种厚壁高强度耐酸性管线管的耐HIC性能的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权利要求4~6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制成焊接钢管后,从钢管母材切出样品,在管周向和管长边方向,对200mm2以上且管厚方向的内表面+1mm~管厚的3/16为止的位置和外表面+1mm~管厚的13/16为止的位置使用20MHz以上的探头进行超声波探伤,确认有无1.5mm以上的指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未经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3084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