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型砂的再生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380030840.6 | 申请日: | 2013-05-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792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25 |
| 发明(设计)人: | 青木之典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东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22C5/10 | 分类号: | B22C5/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洋;舒艳君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型砂 再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使用完毕的型砂(例如,自硬型砂)的表层部的粘合剂剥离,并将该型砂再生的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在型砂的再生装置中,公知为了除去再生该型砂时产生的粉尘,而在包含粉尘的该型砂吹入空气而形成流动层,朝进行它们的分级的吸尘罩飘上来,利用沉降速度之差而分级(例如,参照专利第3329757号公报)。此外,以往,如图6所示,作为用于制作上述流动层的流动床,使用在狭缝板100设置向上喷出空气的狭缝101,即使停止送风时堆积在周围的砂粒落入也在设置于狭缝101的下部的支撑板102停止,通过之后的再次送风而与空气共同从狭缝101喷出那样的构造。
但是,在上述的流动床的构造中,进入狭缝101的砂粒聚合而引起桥部,从而引起堵塞103,因此存在需要定期清扫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问题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了能够防止狭缝的堵塞的流动床的型砂的再生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型砂的再生装置具备:再生处理槽,其使型砂的表层部的粘合剂剥离而使该型砂再生;流动槽,其上游侧上部与上述再生处理槽的下部连通连结,并对从该再生处理槽落下的再生砂以及微粉进行输送;以及吸尘罩,其下部与上述流动槽的下游侧上部连通连结,从而将该流动槽内的上述微粉收集,其特征在于,上述流动槽的流动床具备多个山形的覆盖部件及多个谷形的底部部件,并以使该山形的覆盖部件在上、该谷形的底部部件在下的方式在水平方向交互地配置,该山形的覆盖部件的端部与该谷形的底部部件的端部的间隙成为用于供给空气的倾斜状的狭缝。
另外,本发明的型砂的再生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与上述再生砂以及微粉在上述流动槽中的输送方向正交的剖面中,上述山形的覆盖部件与上述谷形的底部部件以使上述山形的覆盖部件在上、上述谷形的底部部件在下的方式在水平方向交互地配置。
另外,本发明的型砂的再生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再生砂以及微粉在上述流动槽中的输送方向上,上述山形的覆盖部件与上述谷形的底部部件以使上述山形的覆盖部件在上、上述谷形的底部部件在下的方式在水平方向交互地配置。
另外,本发明的型砂的再生装置的特征在于,在上述谷形的底部部件的谷部空间配设了整流部件。
另外,本发明的型砂的再生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整流部件为圆棒。
本发明的型砂的再生装置具备:再生处理槽,其剥离型砂的表层部的粘合剂而使该型砂再生;流动槽,其上游侧上部与上述再生处理槽的下部连通连结,并对从该再生处理槽落下的再生砂以及微粉进行输送;以及吸尘罩,其下部与上述流动槽的下游侧上部连通连结,并将该流动槽内的上述微粉收集,上述流动槽的流动床具备多个山形的覆盖部件和多个谷形的底部部件,并以使该山形的覆盖部件在上、该谷形的底部部件在下的方式在水平方向交互地配置,该山形的覆盖部件的端部与该谷形的底部部件的端部的间隙成为用于供给空气的倾斜状的狭缝,因此具有能够防止狭缝的堵塞等各种效果。
本申请基于日本2012年8月23日申请的特愿2012-183748号,其内容作为本申请的内容,形成其一部分。
另外,能够通过以下详细的说明而更加完整地理解本发明。然而,详细的说明以及特定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仅为了实现说明的目的而进行记载。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能够根据以上详细的说明,明确各种变更、改变。
申请者未打算将所记载的实施方式都贡献于公众,在所公开的改变、代替方案中可能词句上未包含于权利要求书,但是在均等论下也属于本发明的一部分。
在本说明书或者权利要求书的记载中,名词以及相同的指示语的使用,只要未被特别地指示,或者只要未被文脉清楚地否定,能够解释为包含单个和多个中任一个。在本说明书中所欲提供的任意的例示或者例示性用语(例如,“等”)的使用,其意图也只是对本发明的说明容易,在权利要求书没有记载的前提下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型砂的再生装置的实施方式的主剖视图。
图2是图1的A-A向视图。
图3是图2的流动床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2的流动床的局部放大图,是对在谷形的底部部件的谷部空间配设了圆棒的情况下的来自对置的狭缝的空气流进行说明的图。
图5是表示山形的覆盖部件以及谷形的底部部件的山的角度以及谷的角度的局部详细图。
图6是用于对以往的流动床的构造进行说明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东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新东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308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在分级、冗余、多播路由选择中增加失效覆盖
- 下一篇:骨采集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