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开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30802.0 | 申请日: | 2013-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9598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22 |
发明(设计)人: | 佐藤隆;森田步;矢野真;土屋贤治;中泽彰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H01H33/59 | 分类号: | H01H33/59;H01H33/66;H01H33/666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021 | 代理人: | 齐秀凤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闭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开闭器,尤其涉及串联配置多个开闭部的开闭器。
背景技术
对于新干线等高速铁路,为了获得大功率,采用了交流电气化方式。因为从各变电站提供电力,所以存在用于区分不同的电源的段(section)。在图11中示出具体的结构。为了区别两个电源G1、G2,到处配置中段100。中段100的长度被设定为大约1km。在列车101通过中段100时,首先,使分段开闭器VS1接通(ON)对中段100进行预先充电。在列车101正在通过中段100的期间,使分段开闭器VS1切断(OFF)、使分段开闭器VS2接通,将中段100的充电电源从G1切换到G2。将这期间的无电时间抑制为0.05~0.3秒左右,列车101不进行惯性运动而能够维持高速状态下通过中段100。另外,在列车101通过了中段100后,使分段开闭器VS2切断。
这里,虽然与上述那样的面向高速铁路的开闭器不同,但是作为现有开闭器,存在例如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装置。该专利文献中记载了一种直流电流切断用的直流断路器,该直流断路器对于直流电源和成为负载的电抗器,具有多个通电用的真空断路器、和与它们并联配置的切断用的真空断路器,该切断用的真空断路器配置为分别串联配置。在该专利文献中,分离设置了通电用的真空断路器和切断用的真空断路器,在通电时,使切断用的真空断路器分闸,并且使通电用的真空断路器合闸(閉極)来进行通电。另一方面,在切断时,使切断用的真空断路器接通,之后使通电用的真空断路器分闸(開極)从而转流到切断用的真空断路器之后,使串联配置的切断用的真空断路器依次开路,利用按照给定时间常数的衰减,使直流电流最终为零,所述给定时间常数是基于与该切断用的真空断路器并联设置的电阻和电抗器的串联电路的时间常数。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特开平5-8197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对于分段开闭器VS1、VS2,进行上述的使用方法的情况下,存在下述问题。分段开闭器VS2在列车101正在通过的期间接通从而接通负载电流。另一方面,切断时,列车101已经通过了中段100,在无负载状态下进行切断。若反复负载电流的接通,则由于先行放电而导致开闭器内的电极表面成为粗糙的状态。若切断负载电流,则通过切断时的电弧,电极表面被平滑化,但在VS2的情况下,由于反复进行负载接通-无负载切断,因此电极表面的粗糙逐渐进展,耐电压有可能降低。若分段开闭器VS2的极间闪络,则电源G1和电源G2短路,成为重大事故,妨碍列车的运行。
另一方面,根据上述专利文献1,原本就没有考虑过电极表面的粗糙。
因此,在本发明中,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止电极表面的粗糙、可靠性高的开闭器。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所涉及的开闭器中具备多个开闭部,所述多个开闭部分别具备固定电极和可动电极,所述可动电极与所述固定电极对置配置,并且相对于所述固定电极而合闸或者分闸,所述多个开闭部进行流过开闭器的电流的接通以及切断,所述多个开闭部电串联连接,并且所述多个开闭部形成为在一个开闭部合闸之后,其他开闭部合闸。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防止电极表面的粗糙、可靠性高的开闭器。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所涉及的开闭器的后视图。
图2是实施例1所涉及的开闭器的侧剖视图。
图3是实施例1所涉及的开闭器中的操作部的整体构造图。
图4是实施例1所涉及的开闭器中的操作部的电磁铁的剖视图。
图5是用于驱动实施例1所涉及的开闭器中的两个电磁铁的控制电路图。
图6是实施例1所涉及的开闭器中的两个真空阀的动作定时的说明图。
图7是实施例2所涉及的开闭器的后视图。
图8是实施例2所涉及的开闭器的操作部的整体构造图。
图9是表示实施例2所涉及的开闭器的接通时的行程特性的图。
图10是实施例3所涉及的开闭器的侧剖视图。
图11是用于说明分段开闭器的作用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来说明实施本发明时优选的实施例。但是,下述只不过是实施的示例,发明内容不限定于下述具体的形态。当然,包括下述形态在内,本发明能够变形为各种各样的形态。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308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固体摄像装置的制造方法及固体摄像装置
- 下一篇:烧结磁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