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用座椅有效
| 申请号: | 201380030399.1 | 申请日: | 2013-05-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49936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23 |
| 发明(设计)人: | 伏木田基弘;小林伸一;石桥朋;安藤公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发条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60N2/68 | 分类号: | B60N2/68;A47C7/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洋;舒艳君 |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座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用座椅。
背景技术
在下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车辆用座椅中,构成椅垫的骨架的坐垫框架构成为包含一对侧框架以及前面板。
该侧框架沿着座椅前后方向延伸,并且在一对侧框架的上端部架设有前面板。而且,通常,前面板的座椅宽度方向的两端部通过焊接等与侧框架的上端部结合。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253242号公报
然而,在前面板的座椅宽度方向的两端部通过焊接等与侧框架的上端部结合的情况下,例如若朝向座椅上下方向的重复载荷输入前面板,则应力集中在前面板与侧框架的焊接部(结合部),从而有可能在该焊接部(结合部)产生龟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考虑上述事实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应力集中在结合部的车辆用座椅。
第一方式的车辆用座椅具备:第一构成部件,其构成车辆用座椅的骨架的一部分;第二构成部件,其构成上述车辆用座椅的骨架的一部分,并且由金属板制作,且在外周部具有与上述第一构成部件结合的结合部;以及补强筋部(bead sections),其形成于上述第二构成部件,并且以在上述结合部的内侧与上述结合部邻接的方式延伸。
在第一方式的车辆用座椅中,第二构成部件在外周部与第一构成部件结合,该结合部分成为结合部。
这里,在第二构成部件形成有补强筋部,补强筋部以在结合部的内侧与结合部邻接的方式延伸。
因此,例如当第二构成部件的板厚方向的重复载荷输入第二构成部件时,第二构成部件因该输入载荷在板厚方向位移,从而相对于补强筋部的延伸方向垂直的垂直方向的拉伸载荷作用于补强筋部。而且,补强筋部因该拉伸载荷以沿着该垂直方向伸缩的方式位移。因此,通过该补强筋部的伸缩吸收输入第二构成部件的载荷,从而降低输入结合部的载荷。由此,能够降低结合部的应力。
在第一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的基础上,第二方式的车辆用座椅构成为,上述结合部通过焊接与上述第一构成部件结合。
在第二方式的车辆用座椅中,由于通过焊接将结合部与第一构成部件结合,所以能够以简易的结构将第一构成部件与第二构成部件结合。
在第一方式或者第二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的基础上,第三方式的车辆用座椅构成为,上述第二构成部件沿着座椅宽度方向延伸,上述结合部配置于上述第二构成部件的座椅宽度方向的两端部,上述补强筋部以与上述结合部整体在座椅宽度方向重叠的方式配置。
在第三方式的车辆用座椅中,第二构成部件沿着座椅宽度方向延伸,结合部配置于第二构成部件的座椅宽度方向的两端部。这里,补强筋部以与结合部整体在座椅宽度方向重叠的方式配置。即,补强筋部在结合部的座椅宽度方向内侧以与结合部在座椅宽度方向重叠的方式延伸。因此,例如当第二构成部件的板厚方向的重复载荷输入第二构成部件的长边方向中间部时,通过补强筋部遍及结合部整体吸收输入第二构成部件的载荷,所以能够进一步降低结合部的应力。
在第一~第三方式的车辆用座椅中的任一个的基础上,第四方式的车辆用座椅构成为,上述第一构成部件构成椅垫的骨架,并且成为沿着座椅前后方向延伸的一对侧框架,上述第二构成部件沿着座椅宽度方向延伸且架设于一对上述侧框架的上端部,并且成为在座椅宽度方向的两端部具有上述结合部的坐垫面板,上述补强筋部在上述结合部的座椅宽度方向内侧沿着座椅前后方向形成。
在第四方式的车辆用座椅中,第一构成部件成为一对侧框架,并且侧框架沿着座椅前后方向延伸。另外,第二构成部件成为坐垫面板,并且坐垫面板沿着座椅宽度方向延伸。另外,坐垫面板架设于一对侧框架的上端部,并且在座椅宽度方向两端部的结合部的部位与侧框架结合。
这里,在坐垫面板,且在结合部的座椅宽度方向内侧形成有补强筋部,并且补强筋部沿着座椅前后方向延伸。因此,例如当座椅上下方向的重复载荷输入坐垫面板的座椅宽度方向的中间部时,坐垫面板因该输入载荷在座椅上下方向位移,从而座椅宽度方向的拉伸载荷作用于补强筋部。而且,补强筋部因该拉伸载荷以沿着座椅宽度方向伸缩的方式位移。因此,通过该补强筋部的伸缩吸收输入坐垫面板的载荷,从而降低输入结合部的载荷。由此,能够降低主要支承就座乘客的坐垫面板与侧框架的结合部的应力。
在第四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的基础上,第五方式的车辆用座椅构成为,上述坐垫面板具有多个上述结合部。
在第五方式的车辆用座椅中,由于坐垫面板具有多个结合部,所以能够提高坐垫面板相对于侧框架的结合强度,并且能够降低结合部的应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发条株式会社,未经日本发条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303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定制刺绣框架
- 下一篇:一种智能结构的弹性铰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