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装置显示单元和包括该显示单元的便携终端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380029156.6 | 申请日: | 2013-06-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351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 发明(设计)人: | 佐藤淳哉 | 申请(专利权)人: | NEC卡西欧移动通信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G02F1/1333 | 分类号: | G02F1/1333;G02F1/1345;G09F9/00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李敬文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装置 显示 单元 包括 便携 终端 | ||
技术领域
(相关申请的描述)
本申请要求2012年6月5日递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2-128239的优先权,其全文通过引用合并于此。
本发明涉及电子装置显示单元和包括电子装置显示单元的便携终端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今的便携终端装置,如智能电话和平板PC(个人电脑),已迅速普及。在智能电话和平板PC中,触摸板露在装置表面上的设计是主流。尤其提供了具有显示域的便携终端装置。在显示域中,屏幕模块是组合的,使得LCD(液晶显示)模块与屏幕模块放置在一起,以将触摸板布置在面对LCD显示表面的位置,其中在LCD模块中通过COG(玻璃上芯片)技术在一个LCD玻璃上直接安装LCD驱动器IC(集成电路),所述屏幕模块包括玻璃安全膜(可删除)、屏幕玻璃和触摸板。因为除了对屏幕直接触摸和操作而引起的应力外,还需要保护显示域免受携带便携终端时偶然跌落或者在口袋或包中被按压所引起的外部冲击力和应力,所以公开了一种针对该需求的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结构,其中使用包括金属和树脂的框架支撑LCD模块,来防止外部压力引起的形变扩散至LCD模块。
专利文献2描述了一种复合多层互联板,包括多个印刷电路板和多个夹在板间的中间层,其中至少一个中间层包括具有膨胀属性的树脂材料。复合多层互联板保护印刷电路板上的电子组件免受跌落引起的冲击。
专利文献3描述了一种模块板,包括分别安装有电子组件的多个印刷电路板和多个夹在板间的中间层,其中至少一个中间层包括具有膨胀属性的树脂材料。模块板保护印刷电路板上的电子组件免受跌落引起的冲击。
非专利文献1描述了一种“屏幕适合结构”,其中通过紫外线硬化性光学透明树脂将LCD模块和屏幕模块一体形成,以提高对抗外部应力的抵抗力。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No.JP2009-069335
专利文献2:WO2008/146538A1
专利文献3:WO2008/142918A1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FPD HOT NEWS″TMD TFT-LCD for mobile phones which an improved shock resistance is developed(May 29,2007),″URL:http://www.e-express.co.jp/past/fpd_0705.htm.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通过引用将以上专利文献1、2、3和非专利文献1的全部公开并入本文。以下通过本发明阐述分析。
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结构,其中使用包括金属和树脂的框架支撑LCD模块,来阻止外部压力引起的形变扩散至LCD(液晶显示)模块。对于将便携终端装置整体弯曲的外部压力,该结构是有效的。然而,对于施加静态压力的情形,例如手指引起的压力或周围包或口袋引起的强压力,屏幕模块缓慢地改变并接触到LCD模块上LCD驱动器IC(集成电路)的角部。在接触后持续施加静态压力的情形中,因为屏幕模块和LCD驱动器IC都是易碎材料形成的,材料无法对抗LCD驱动器IC的角部产生的扭曲,因此在LCD驱动器IC中出现裂纹或碎片。并且,当跌落引起的动态外部冲击力施加在终端装置上时,由于在LCD模块和屏幕模块之间的间隙中可能有移动和形变,即使在第二玻璃基板接触屏幕模块后也无法阻止第一玻璃基板形变。因此,在第一玻璃基板和第二玻璃基板之间的边界处出现形变的弯曲点。即,当施加跌落引起的动态外部冲击力时,在第一玻璃基板和第二玻璃基板之间的边界处产生集中应力,并且因为材料不能对抗在第一玻璃基板和第二玻璃基板之间的边界处产生的扭曲,因而出现的问题是在第一玻璃基板和第二玻璃基板之间边界处,第一玻璃基板的应力集中部分损坏。此外还存在一个问题,LCD驱动器和屏幕模块之间的碰撞损坏LCD驱动器IC和屏幕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NEC卡西欧移动通信株式会社,未经NEC卡西欧移动通信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2915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