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清洗剂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26589.6 | 申请日: | 2013-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95439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0-26 |
发明(设计)人: | 岩崎保;岩崎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大丸科技 |
主分类号: | C10L1/222 | 分类号: | C10L1/222;C10L10/0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童春媛;李炳爱 |
地址: | 日本群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洗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为了清洗并除去燃料喷射系统所附着的附着物而添加于燃料中使用的清洗剂。
背景技术
卡车、建筑机械、渔船、发电机等所搭载的柴油发动机通过含有进行往复运动的活塞与覆盖活塞的周围和上部的气缸而构成,将空气供给至由活塞与气缸形成的燃烧室(燃烧燃料的室)内,通过活塞将该空气压缩,向被压缩而变为高温的空气喷射燃料使之自燃。
在柴油发动机中,为了将燃料高压喷射至燃烧室内,喷射泵必不可少。该喷射泵的种类有直列型喷射泵(serial injection pump)、分配型喷射泵、独立型喷射泵,燃料喷射方式有使用这些机械式喷射泵喷射燃料的方式。近年来,代替使用这些机械式喷射泵的方式,大量采用进行电子控制喷射的单体喷射器(unit injector)式或共轨式(common rail),特别是共轨式已成为主流。
单体喷射器式为将被称为喷射器的燃料喷射喷嘴与将燃料加压的柱塞一体化的燃料喷射方式,由于在柱塞与喷嘴之间不存在燃料供给管,所以可通过柱塞实现高压燃料喷射。共轨式为在被称为共轨的细长的管中蓄积高压燃料,向该管所连接的各喷射器均匀地进行供给的燃料喷射方式。在该共轨式中,通过供给泵进行燃料的加压,使用喷射器确实地喷射至燃烧室内。需说明的是,喷射控制通过控制单元进行。
在供给泵内,将燃料压缩。但是,若空气因某些因素掺杂于该燃料中,则因该空气被绝热压缩而使空气周围局部地变为高温(局部高温),易产生未燃烧的碳;另外,随着该高温化,各种添加剂析出而附着·堆积于喷射器内部。除此之外,在燃料中也含有铁类化合物、有机酸及其盐、废物等异物,这些异物也附着·堆积。它们被称为沉积物,若大量地附着·堆积,则引起发动机性能的降低和不均匀的喷射。
该沉积物的附着·堆积可认为是在冬季添加于燃料中的低温流动性改善剂、润滑性改善剂等以及它们的降解生成物所导致析出的。发现添加有上述物质的燃料,例如在因采用共轨系统而在高压条件下从燃料供给泵通过喷射器喷射的过程中,由供给泵产生的气泡和从外部侵入的空气在供给泵内被局部高温化,伴随该高温化,燃料中的各种添加剂也发生高温化,由此热分解,生成新的沉积物(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该沉积物的除去可通过将喷射器分解并清除而完全地除去,但这耗时、费事。因此,添加于燃料罐内的清洗剂有市售,将该清洗剂添加于燃料中,可在行驶运转中进行清洗、除去。作为对沉积物的清洗·除去有效的清洗剂的成分,已知聚丁烯胺、聚醚胺、N-烷基-吡咯烷酮等,目前仍在使用。
除此之外,提出了含有5~50重量%的芳族类溶剂、5~25重量%的二醇醚和/或二醇醚醋酸酯类溶剂、5~25重量%的脂肪酸、5~25重量%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1~15重量%的氨水和/或胺和10~40重量%的水的柴油发动机吸气系统清洗用气溶胶制品(参照专利文献2)。作为芳族类溶剂,可列举出乙基苯、戊基苯、1-甲基萘等。作为胺,可列举出聚氧乙烯烷基胺。
另外,也提出了由10~40重量%的水溶性胺化合物、10~30重量%的苄基醇、20~60重量%的具有脂族醇残基的水溶性有机溶剂、10~40重量%的弱碱性水溶液构成的金属构件清洗用清洗剂(参照专利文献3)。作为水溶性胺化合物,可列举出二乙胺、单乙醇胺等。
还提出了由50~80质量%的聚氧化烯烷基胺、5~20质量%的二醇单烷基醚、5~15质量%的二醇二烷基醚、5~15质量%的杂环状化合物、1~5质量%的水构成的柴油燃料添加剂组合物(参照专利文献4)。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25793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129198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6-193653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0-10617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以往所使用的聚丁烯胺、聚烯基琥珀酰亚胺为高分子成分,耐热性良好,有其本身成为沉积物的问题。聚醚胺、N-烷基-吡咯烷酮虽然具有清洗性,但不具有那样高的清洗性。因此,为了清洗至通过目视几乎不再可确认沉积物,如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那样,必须相对于燃料以数十重量%那样大量地添加。这样的大量的添加对行驶性能造成妨碍;另外,由于它们均为胺,含有氮,所以有燃烧废气中的NOx增加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大丸科技,未经株式会社大丸科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265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