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相位控制负载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26399.4 | 申请日: | 2013-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221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小唐纳德·F·豪斯曼;小罗伯特·C·纽曼;克里斯多佛·J·萨尔韦斯特里尼 | 申请(专利权)人: | 卢特龙电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9/04 | 分类号: | H05B39/04;H05B33/08;H02M5/293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赵晓祎;戚传江 |
地址: | 美国宾夕***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相位 控制 负载 方法 装置 | ||
1.一种负载控制装置,用于控制从交流(AC)电源传送给电负载的功率量,所述负载控制装置包括:
双向半导体开关,被配置为耦合在所述AC电源和所述电负载之间;和
控制器,可操作地耦合至所述双向半导体开关,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
确定经由正向相位控制模式下的相位控制信号运行所述电负载;
在确定经由所述正向相位控制模式下的相位控制信号运行所述电负载之后,控制所述双向半导体开关从而对于预定时段向所述电负载提供反向相位控制模式下的所述相位控制信号;
将所述相位控制信号切换至所述正向相位控制模式;以及
控制所述双向开关从而向所述电负载提供所述正向相位控制模式下的相位控制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控制装置,其中所述预定时段近似等于所述AC电源的AC线周期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控制装置,其中所述相位控制信号在所述反向相位控制模式下运行时的最后一个线周期与所述相位控制信号在所述正向相位控制模式下运行时的第一个线周期具有近似相同的导电时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控制装置,其中所述相位控制信号在所述反向相位控制模式下运行时的最后一个线周期与所述相位控制信号在所述正向相位控制模式下运行时的第一个线周期具有近似相同的RMS电压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控制装置,其中经由所述相位控制信号在所述反向相位控制模式下运行时的最后一个线周期传送给所述电负载的功率量基本上等于经由所述相位控制信号在所述正向相位控制模式下运行时的第一个线周期传送给所述电负载的功率量。
6.一种负载控制装置,用于控制从交流(AC)电源传送给电负载的功率量,所述负载控制装置包括:
双向半导体开关,被配置为耦合在所述AC电源和所述电负载之间;和
控制器,可操作地耦合至所述双向半导体开关,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
接收命令以导通;
控制所述双向半导体开关从而向所述电负载提供使用反向相位控制技术的相位控制信号的第一线周期;
控制所述双向半导体开关从而向所述电负载提供使用中心相位控制技术的所述相位控制信号的第二线周期;以及
控制所述双向半导体开关从而向所述电负载提供使用正向相位控制技术的所述相位控制信号的第三线周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负载控制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线周期、所述第二线周期和所述第三线周期具有基本上相同的导电时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负载控制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线周期、所述第二线周期和所述第三线周期具有基本上相同的RMS电压值。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负载控制装置,其中使用所述中心相位控制技术的所述相位控制信号的第二线周期的导电时间不与所述第二线周期的半周期的中点重叠。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负载控制装置,其中使用所述中心相位控制技术的所述相位控制信号的第二线周期的导电时间与所述第二线周期的半周期的中点重叠。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负载控制装置,其中使用所述中心相位控制技术的所述相位控制信号的第二线周期的导电时间以所述第二线周期的半周期的中点为中心。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负载控制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器进一步被配置为:
在向所述电负载提供使用所述正向相位控制技术的所述相位控制信号的第三线周期之前,向所述电负载提供使用所述中心相位控制技术的所述相位控制信号的多个线周期。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负载控制装置,其中使用所述中心相位控制技术的所述相位控制信号的所述多个线周期中的每一个具有相同的导电时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负载控制装置,其中使用所述中心相位控制技术的所述相位控制信号的所述多个线周期中的每一个具有相同的RMS电压值。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负载控制装置,其中使用所述中心相位控制技术的所述相位控制信号的所述多个线周期中的每一个以导通事件为特征,使用所述中心相位控制技术的所述相位控制信号的所述多个线周期中的每一个的导通事件都不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卢特龙电子公司,未经卢特龙电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2639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