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偏振片、偏振片的制造方法及图像显示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380026305.3 | 申请日: | 2013-05-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3508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 发明(设计)人: | 渡边泰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G02B5/30 | 分类号: | G02B5/30;G02F1/1335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11038 | 代理人: | 贾成功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偏振 制造 方法 图像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偏振片、偏振片的制造方法及图像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液晶显示器的市场快速扩大。特别是称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中小型移动设备的市场的扩大显著。中小型移动设备中,要求提高显示图像的对比度,同时要求薄型化及轻量化。因此,正在研究显示装置的薄型化。
例如,液晶显示装置具有:液晶单元、配置于其可见侧的面的第一偏振片、配置于背光侧的面的第二偏振片。第一偏振片至少具有第一起偏镜和配置于其可见侧的面的保护膜F1。
为了将显示装置薄型化,正在研究减薄起偏镜的厚度。例如,提案有在基材膜上涂布聚乙烯醇系树脂后、经过单轴拉伸及染色的步骤来制造起偏镜的方法(例如专利文献1及2)。由此,相对于用以往的方法得到的起偏镜厚度超过20μm,可以得到10μm以下厚度的起偏镜。
但是,因为保护膜的厚度为60~100μm,因此,为了减薄偏振片的厚度,期望不仅减薄起偏镜,而且还将保护膜的厚度减薄或省略。
然而,在显示装置的最可见侧,通常设置透明的玻璃基板。即,构成第一偏振片的第一起偏镜和透明的玻璃基板通常经由保护膜F1而层叠。
因此,为了将显示装置薄型化,还研究省略保护膜F1、具体而言使第一起偏镜和透明的玻璃基板不经由保护膜F1而贴合的方法。另外,还提案有将显示装置的玻璃基板设为超薄膜玻璃(例如专利文献3及4)。就超薄膜玻璃而言,因为厚度为200μm以下,因此可以卷取成卷状,生产率也良好。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0016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1-248293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第4326635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1-12132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人等,为了将显示装置进一步薄型化,研究了将厚度薄的起偏镜和(配置于显示装置的最可见侧的)玻璃基板不经由保护膜F1而层叠。
但是,当将厚度薄的起偏镜和玻璃基板经由热固化性树脂粘接时,由于起偏镜和玻璃基板的热膨胀系数的差大,因此,起偏镜中易于残留热引起的变形(应力)。由此,在粘接后得到的偏振片不仅易于翘曲,而且在高温多湿下保存偏振片的卷体时,偏振片易于变形,由此存在易于产生偏光度不均这样的问题。进而,将含有热引起的变形残留了的起偏镜的显示装置在高温多湿下进行保存时,存在易于产生起偏镜扭曲或起偏镜翘曲这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在起偏镜、玻璃基板的厚度薄的情况下显著。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研发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可将显示装置充分薄型化且可抑制在高温多湿下保存了偏振片、含有其的显示装置时的偏振片的变形、翘曲的偏振片和其制造方法及含有其的图像显示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1]本发明提供一种偏振片,其含有:含有二色性色素的厚度0.5~10μm的起偏镜;玻璃膜;和配置于所述起偏镜和所述玻璃膜之间、由光化射线固化性组合物的固化物形成的玻璃膜粘接层。
[2]如[1]所述的偏振片,其中,所述二色性色素在所述起偏镜的一面偏在。
[3]如[1]或[2]所述的偏振片,其中,所述光化射线固化性组合物含有紫外线吸收剂。
[4]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偏振片,其中,由所述光化射线固化性组合物的固化物形成的粘接层在波长380nm处的光透射率为5%以上且40%以下。
[5]如[2]~[4]的任一项所述的偏振片,其中,由所述光化射线固化性组合物的固化物形成的粘接层配置于所述起偏镜的、所述二色性色素进行偏在的面上。
[6]如[1]~[5]的任一项所述的偏振片,其中,所述玻璃膜的厚度为1~200μm。
[7]如[1]~[6]的任一项所述的偏振片,其中,将所述偏振片的宽度方向的长度设为W、将所述偏振片的与所述宽度方向进行正交的方向的长度设为L时,L/W为10~3000,在与所述偏振片的宽度方向进行正交的方向卷取成卷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未经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263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