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杂物箱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24656.0 | 申请日: | 2013-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714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石黑圭;东山拓实;鬼头琢磨;大须贺真 | 申请(专利权)人: | 小岛冲压工业株式会社;丰田车体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R7/06 | 分类号: | B60R7/06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徐殿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杂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杂物箱。
背景技术
杂物箱一般设在仪表板的助手席侧。杂物箱具有具备箱的箱主体。箱主体组装在车辆躯体上,以将形成在仪表板上的开口堵塞。特开2001-39228号公报所记载的杂物箱其箱主体通过铰链组装在车辆躯体上。如果将箱主体关闭,则能够将箱收存到仪表板内。如果将箱主体打开,则使箱的开口部露出,能够将小物件插入到箱中。
杂物箱由于设在仪表板的助手席侧,所以距就座在驾驶席的乘坐人员较远。因此,驾驶席的乘坐人员将箱主体打开而将收存在箱中的小物件取出并不容易。因而,杂物箱难以使用。如果将箱主体打开,则箱主体朝向助手席的乘坐人员倾斜而向近前侧倒下。因此,打开的箱主体与助手席的乘坐人员的脚干涉,助手席的乘坐人员的舒适性可能受损。
发明的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一直以来就需要即使组装在仪表板的助手席侧、驾驶席的乘坐人员也容易将收存在箱中的小物件取出的杂物箱。进而,一直以来就需要也不易损害助手席的乘坐人员的舒适性的杂物箱。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根据本发明的1个特征,杂物箱具备箱主体、4连杆机构和施力体。箱主体具备被收存于形成在仪表板的助手席侧的开口中的箱。箱主体从将开口堵塞的关闭状态向能够使用箱的打开状态前进。4连杆机构具备第1连杆、第2连杆、第3连杆和第4连杆。第1连杆固定安装在车辆躯体上。第2连杆固定安装在箱主体上。第3连杆分别枢轴安装在第1连杆的一端部和第2连杆的一端部上。第4连杆分别枢轴安装在第1连杆的另一端部和第2连杆的另一端部上。4连杆机构构成为,将箱主体能够从关闭状态向打开状态向上方移动地连结在车辆躯体上。具有施力体,该施力体构成为,将箱主体从关闭状态向打开状态施力。
因而,在箱主体打开时,施力体将箱主体向上方推压。由此,4连杆机构动作,箱主体向上方移动。如果箱主体从关闭状态到达打开状态,则在打开状态下箱主体位于上方。因此,即使杂物箱存在于距就座在驾驶席的乘坐人员较远的位置,驾驶席的乘坐人员也能够容易地将箱主体打开而将收存在箱中的小物件(未图示)取出。箱主体在打开状态下位于上方。因此,能够避免箱主体与就座在助手席的乘坐人员的脚干涉。因而,能够避免杂物箱的使用性变差。能够避免助手席的乘坐人员的舒适性受损。
附图说明
图1是将杂物箱的箱主体关闭时的车室内的局部立体图。
图2是将箱主体打开时的车室内的局部立体图。
图3是杂物箱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将箱主体关闭时的杂物箱的侧面示意图。
图5是将箱主体打开时的杂物箱的侧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按照图1~图5说明本发明的1个实施方式。在各图中记载的上、下、前、后、左、右的方向以车辆1为基准决定。
杂物箱5如参照图1~图3那样,具有箱主体10和锁止机构20。箱主体10具有板状的盖12和箱14。盖12构成为,能够将形成在仪表板3的助手席侧的开口3a堵塞,并构成为仪表板3的一部分。箱14形成在盖12的内面上,并构成为能够收存小物件。
锁止机构20具有把手16和未图示的一对卡合爪。把手16组装在盖12的表面上。一对卡合爪组装在盖12的边缘上。一对卡合爪构成为,能够卡合到形成在仪表板3的开口3a的边缘上的一对卡合孔(未图示)中。
一对卡合爪相对于盖12被机械地连结成能够进退。如图1所示,盖12将仪表板3的开口3a关闭。此时,一对卡合爪进入到一对卡合孔,并卡合到卡合孔中。由此,锁止机构20成为锁止状态,能够保持盖12的关闭状态。
当锁止机构20为锁止状态时,如果操作把手16,则一对卡合爪从一对卡合孔退出。由此,锁止机构20被切换成锁止解除状态,如图2所示,能够将盖12从关闭状态打开。
如图3~图5所示,杂物箱5通过4连杆机构30和气弹簧80组装在加强部7上。加强部7设在车辆1的躯体(未图示)上,并将躯体的左右部桥接。杂物箱5的两侧部通过4连杆机构30和气弹簧80连结在加强部7上。
如图3~图5所示,4连杆机构30具有第1连杆40、第2连杆50、第3连杆60和第4连杆70。在第1连杆40的一端部42上通过销P1枢轴安装着第3连杆60的一端部62。在第1连杆40的另一端部44上通过销P3枢轴安装着第4连杆70的一端部7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小岛冲压工业株式会社;丰田车体株式会社,未经小岛冲压工业株式会社;丰田车体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246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蒸凝装置
- 下一篇:一种位置可调节的印刷治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