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橡胶制品补强用钢丝帘线和使用其的轮胎有效
| 申请号: | 201380024503.6 | 申请日: | 2013-05-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347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 发明(设计)人: | 福田征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
| 主分类号: | D07B1/06 | 分类号: | D07B1/06;B60C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橡胶制品 补强用 钢丝 使用 轮胎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橡胶制品补强用钢丝帘线(下文中,也简单地称为“帘线”)和使用所述钢丝帘线的轮胎;并且特别地涉及一种适合用作例如轮胎、特别是超大型工程轮胎等的橡胶制品的补强材料的橡胶制品补强用钢丝帘线,和使用所述钢丝帘线的轮胎。
背景技术
通常,在轮胎的制造工艺中,硫化前的生胎(未硫化轮胎)需要临时贮存。然而,特别当未硫化超大半径(ORR,Off the Road Radial)轮胎临时贮存时,生胎有时由于自重而变形。
当变形度大时,在胎体帘布层材料和周边构件之间产生了间隙,其会导致不获得按设计的轮胎产品的失败。当不按设计的轮胎产品在苛刻条件下使用时,畸变集中在胎体帘布层的变形部分上,这可能是分离故障的原因之一。这样的轮胎因此不可以作为产品发货,这是损失。另一方面,在近来节约资源的趋势中,对胎体帘布层材料也需要轻量化。然而,通过简单地减少胎体帘布层材料的使用量,助长了这样的生胎的变形缺陷。
作为涉及用于防止生胎的变形的贮存方法的传统技术,公开了一种涉及贮存未硫化轮胎用装置的技术,所述装置包括支撑被安装在安装台上的未硫化轮胎的上侧胎圈部的并且防止未硫化轮胎的上侧胎圈部由于自重而变形的胎圈支撑装置(见专利文献1)。另外,专利文献2公开了一种临时贮存其形状由成形机构调节的处于横置状态的大型未硫化轮胎的方法,其中通过将成形机构从下面由连接至固定框架的中央部的中央支撑体来支撑,以及通过将大型未硫化轮胎的至少一个下侧胎肩部从下面由围绕中央支撑体的外侧支撑体来支撑和由升降手段升降该外侧支持体,将两个胎圈部之间的中央部位和胎面的中央保持在同样高度。
相关领域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布No.2009-172793(权利要求等)
专利文献2: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布No.2006-21456(权利要求等)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对于根据轮胎增加的尺寸的胎体帘布层为了也确保高强度和耐久性,复捻结构(multi-twisted structure)通常用于作为胎体帘布层材料的钢丝帘线。术语“复捻结构”是指其中将多根由加捻多根线材而形成的股线进一步加捻在一起的帘线结构。在一些情况下,包覆线材(wrapping wire)适当地卷绕(包覆)在复捻帘线的最外层。
另一方面,从近来对节约资源和轮胎轻量化的需要,存在减小钢丝帘线的直径的趋势。假设当帘线的直径减小时的相似减小的结构,构成帘线的线材是细的。随着帘线变细,帘线的抗弯刚度大约与线材直径的四次方成比例地降低,迅速地导致易弯曲的帘线。
在轮胎的制造工艺中,因为特别当轮胎处于硫化前的生胎状态时构成轮胎的橡胶具有流动性,即使当如专利文献1中这样的机构在轮胎临时贮存时用于防止胎圈陷落时,应力由于自重而施加至轮胎的侧壁部。当帘线的直径在这样的状况下减小时,由于轮胎的重量而引起的侧壁部的变形具有塑性,因此不获得按设计的产品的失败可能出现。轮胎的尺寸越大,构成轮胎的构件的重量越大;因此,当超大型轮胎具有57英寸以上、特别63英寸以上的轮辋直径时,上述问题显著。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技术:实现轮胎的轻量化,同时通过改善用于胎体帘布层的钢丝帘线的结构从而改善对在以未硫化状态贮存时的生胎的变形的抵抗力(resistivity)来抑制由变形导致的产品缺陷的出现。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人深入研究从而发现上述问题可以通过使用具有复捻结构并且满足预定范围的每单位长度的帘线质量以及抗弯刚度G与帘线截面积A之比G/A的帘线作为用于胎体帘布层的钢丝帘线来解决,因此完成了本发明。
换言之,本发明的橡胶制品补强用钢丝帘线是具有将多根股线以2层加捻结构加捻在一起的复捻结构的橡胶制品补强用钢丝帘线,所述股线通过多根线材以层叠加捻结构加捻在一起而形成,其中
帘线质量是35g/m至65g/m,并且抗弯刚度G(N·mm2)与帘线截面积A(mm2)之比G/A(N)是400N至650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普利司通,未经株式会社普利司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245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