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成像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22726.9 | 申请日: | 2013-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0311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8 |
发明(设计)人: | 盛秀树;藤田启子;齐藤洋;久保田一史;仲江川彻 | 申请(专利权)人: | 佳能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3G15/16 | 分类号: | G03G15/16;G03G15/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11038 | 代理人: | 林振波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成像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电子照相方式的成像设备,如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等等。本发明涉及一种成像设备,其中,调色剂图像从多个图像承载部件重叠地转印到中间转印部件上,然后从中间转印部件转印到记录材料上。
在电子照相式成像设备中,为了满足各种记录材料的需要,已知的是中间转印方式,其中,调色剂图像从感光部件转印到中间转印部件(初次转印),然后从中间转印部件转印到记录材料(二次转印)上,以形成图像。
专利文献1公开了中间转印式的传统结构。更具体地,在专利文献1中,为了将调色剂图像从感光部件初次转印到中间转印部件上,设置了初次转印辊,并且专用于初次转印的电压源(电源)与该初次转印辊连接。此外,在专利文献1中,为了将调色剂图像从中间转印部件二次转印到记录材料上,设置了二次转印辊,并且专用于二次转印的电压源与该二次转印辊连接。
在专利文献2中,有一种结构,其中,电压源连接到二次转印内辊,另一电压源连接到二次转印外辊。在专利文献2中,描述了通过电压源向二次转印内辊施加电压以把调色剂图像从感光部件初次转印到中间转印部件的效果。此外,公开了一种结构,其中,使各感光部件以两种侵入量侵入中间转印带的平表面(平面),使得相对于通过设置在两端的张紧辊形成的中间转印带的平表面,两个内侧感光部件的侵入量比两个外侧感光部件的侵入量大。
在专利文献3中,有一种方法,其中,在各个图像承载部件(感光鼓)之间布置了用于从内表面下压中间转印带的部件(辊)。也就是说,为四个图像承载部件布置了三个下压部件。
然而,在专利文献2的图5描述的不具有初次转印辊的结构中,初次转印效率会降低,除非在感光鼓旋转方向上感光鼓接触中间转印带的接触长度大到一定程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
在专利文献2中,感光鼓布置成通过相对于中间转印带的张紧表面设定两种侵入量来确保各个感光鼓的接触长度,因此存在设备在高度方向尺寸增大的问题。
此外,在专利文献3的结构中,有三个下压部件,因此存在的问题是降低了通过省略初次转印辊以减少构件而减小成本的效果。
[解决问题的方式]
在本发明中,提供了一种成像设备,包括:可动的环形中间转印带;用于支撑所述中间转印带的多个支撑辊,包括用于驱动中间转印带的驱动辊;第一至第四感光鼓,其相对于中间转印带移动的方向从上游侧到下游侧按照第一感光鼓、第二感光鼓、第三感光鼓、第四感光鼓的顺序在所述多个支撑辊的第一支撑辊和第二支撑辊之间沿所述中间转印带布置,并接触所述中间转印带;其中,分别在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转印部从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感光鼓转印到所述中间转印带上的调色剂图像从所述中间转印带转印到记录材料;其中,所述第一至第四感光鼓布置在这样的位置,在所述位置处,所述中间转印带的平面布置成朝向在垂直于各感光鼓旋转中心的平面中在感光鼓侧形成的第一支撑辊和第二支撑辊的假想公共切线的内侧,以及下压部件,用于在所述第二感光鼓和所述第三感光鼓之间将所述中间转印带的平面向外下压。
[发明效果]
利用本发明,能够将设备的高度抑制到低的水平,同时确保每个感光鼓接触中间转印带的接触长度。
[附图说明]
图1是作为实施例1的彩色数字打印机的剖视图。
图2是实施例1的彩色数字打印机在全色模式下的剖视图。
图3是实施例1的彩色数字打印机在单色模式下的剖视图。
图4是实施例3的彩色数字打印机的剖视图。
图5是实施例3的彩色数字打印机的剖视图。
图6是示出了彩色数字打印机的剖面轮廓的视图。
图7是示出了齐纳二极管的电特性的说明图。
图8是关于转印反差的调节方法的说明图。
图9是转印反差的环境表。
图10是关于中间转印带的带电位测量方法的说明图。
图11是示出了带电位差ΔVitb和二次转印电流之间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12是示出了中间转印带接触感光鼓的接触长度和转印效率之间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13是实施例2的中间转印单元的剖视图。
图14示出了各个感光鼓的位置关系。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图1是作为根据实施例1的成像设备示例的彩色数字打印机的示意性结构图(在本实施例中是电子照相方式的串列式全色成像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佳能株式会社,未经佳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2272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预防黄曲条跳甲危害小白菜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顶部通风的农用塑料大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