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发剂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22119.2 | 申请日: | 2013-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5431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室伏贵美子;诸星俊郎;今村茂行;藤原达郎;野方良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椒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K8/55 | 分类号: | A61K8/55;A61K31/661;A61K31/662;A61P17/14;A61Q7/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72001 | 代理人: | 蔡晓菡,刘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发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以环状磷脂酸或卡巴环状磷脂酸(カルバ環状ホスファチジン酸)作为有效成分的生发剂。
背景技术
脱发症有先天性的,也有后天性的,对其发病原因、以及发生机理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是现状是:虽然现在市场上推出了种类繁多的养发·生发剂,但尚未明确的方面还很多。
以往,作为用于预防和治疗脱发症的多种养发生发剂中的药效成分,使用了日本獐牙菜提取物、维生素E醋酸盐等血管扩张剂;辣椒酊等刺激剂;泛酸、生物素等维生素类;以及,激素剂、抗炎剂、杀菌剂等。另外,还已知溶血磷脂酸或磷脂酸衍生物具有养发生发作用(专利文献1、2)。除此之外,还已知有含有透明质酸合成促进成分的养发生发剂(专利文献3)。
然而,存在这些养发生发剂的效果不一定高、无法对使用者一定赋予满意的结果这一问题。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进一步期望养发生发效果优异的养发生发剂。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公昭63-41363号公报
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WO2001/012141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3-8177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课题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点,提供会显示优异养发·生发效果的生发剂。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人等发现,环状磷脂酸及其衍生物会显示优异的养发·生发效果,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根据本发明,提供含有下述式(1)所示的化合物作为有效成分的生发剂。
[化1]
(式中,R为碳原子数1~30的直链状或支链状烷基、碳原子数2~30的直链状或支链状烯基、或者碳原子数2~30的直链状或支链状炔基,这些基团也可以包含环烷烃环或芳香环。X和Y各自独立地表示氧原子或亚甲基,X和Y不同时为亚甲基。M为氢原子或碱金属原子)。
优选的是,式(1)中,X和Y为氧原子。
优选的是,式(1)中,X或Y中的一者为氧原子,另一者为亚甲基。
优选的是,式(1)所示的化合物为包含源自大豆卵磷脂的脂肪酸的具有酰基的化合物。
根据本发明,还提供生发方法,其包括将上述式(1)所示的化合物给药至对象者。
根据本发明,还提供用于制造生发剂的、上述式(1)所示的化合物的用途。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会显示优异养发·生发效果的生发剂。
附图说明
图1表示对照组和NcPA给药组的生发得分的变化。
图2表示对照组的给药25日的生发状态。
图3表示NcPA给药组的给药25日的生发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针对本发明进一步具体地说明。
本发明的生发剂可用于男性型脱发症的治疗等,包含环状磷脂酸或卡巴环状磷脂酸或者它们的盐作为有效成分。作为环状磷脂酸或卡巴环状磷脂酸或其盐,只要表现出本发明的效果就没有特别限定,优选的是,可以使用下述式(I)所示的化合物。
[化2]
(式中,R为碳原子数1~30的直链状或支链状烷基、碳原子数2~30的直链状或支链状烯基、或者碳原子数2~30的直链状或支链状炔基,这些基团也可以包含环烷烃环或芳香环。X和Y各自独立地表示氧原子或亚甲基,X和Y不同时为亚甲基。M为氢原子或碱金属原子)。
式(I)中,作为取代基R表示的碳原子数1~30的直链状或支链状烷基的具体例,可列举出例如甲基、乙基、丙基、丁基、戊基、己基、庚基、辛基、壬基、癸基、十一烷基、十二烷基、十三烷基、十四烷基、十五烷基、十六烷基、十七烷基、十八烷基、十九烷基、二十烷基等。
作为取代基R表示的碳原子数2~30的直链状或支链状烯基的具体例,可列举出例如烯丙基、丁烯基、辛烯基、癸烯基、十二碳二烯基、十六碳三烯基等,更具体而言,可列举出8-癸烯基、8-十一碳烯基、8-十二碳烯基、8-十三碳烯基、8-十四碳烯基、8-十五碳烯基、8-十六碳烯基、8-十七碳烯基、8-十八碳烯基、8-二十碳烯基、8-二十二碳烯基、十七碳-8,11-二烯基、十七碳-8,11,14-三烯基、十九碳-4,7,10,13-四烯基、十九碳-4,7,10,13,16-五烯基、二十一碳-3,6,9,12,15,18-六烯基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椒株式会社,未经山椒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2211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