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酰胺酸溶液组合物及聚酰亚胺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20954.2 | 申请日: | 2013-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4584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6 |
发明(设计)人: | 中山知则;中山刚成;加峯哲治;北山直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宇部兴产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L79/08 | 分类号: | C08L79/08;C08G73/10;C08K3/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05 | 代理人: | 臧建明 |
地址: | 日本山口***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酰胺 溶液 组合 聚酰亚胺 | ||
1.一种挠性器件的制造方法,其是作为显示器件或受光器件的挠性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
在载体基板上涂布聚酰胺酸溶液组合物,并加热处理而形成固体状的聚酰亚胺树脂膜的工序;
在所述聚酰亚胺树脂膜上形成电路的工序;以及,
将在表面上形成有所述电路的聚酰亚胺树脂膜从所述载体基板剥离的工序;
其中,所述聚酰胺酸溶液组合物是在使以75摩尔%以上的量包含含有氟原子的四羧酸二酐的四羧酸成分与以75摩尔%以上的量包含含有氟原子的二胺的二胺成分于溶剂中反应所得的聚酰胺酸溶液中,添加胶体溶液而成,所述胶体溶液是以二氧化硅的量相对于四羧酸成分和二胺成分的合计量100质量份成为1~100质量份的量的方式,在有机溶剂中分散胶态二氧化硅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挠性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添加的二氧化硅的量相对于四羧酸成分和二胺成分的合计量100质量份为5~70质量份的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挠性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硅的粒径为1~60n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挠性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加热处理所述聚酰胺酸溶液组合物所得到的聚酰亚胺,其膜厚10μm的薄膜在波长400nm的透光率为70%以上,且300~400℃的线膨胀系数为350ppm/℃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挠性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加热处理所述聚酰胺酸溶液组合物所得的聚酰亚胺在300~400℃的线膨胀系数为250ppm/℃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挠性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有氟原子的四羧酸二酐为2,2-双(3,4-二羧基苯基)六氟丙烷二酐,所述含有氟原子的二胺为2,2’-双(三氟甲基)-4,4’-二氨基联苯、和/或2,2’-双(3-氨基-4-羟苯基)六氟丙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宇部兴产株式会社,未经宇部兴产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2095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混凝土板上的设备件的支承系统
- 下一篇:具有受控改性的石墨烯纳米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