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BAFF‑抗‑IL‑17双特异性抗体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80020761.7 申请日: 2013-04-16
公开(公告)号: CN104220455B 公开(公告)日: 2017-04-26
发明(设计)人: B.艾伦;R.J.本肖普;J.卢 申请(专利权)人: 伊莱利利公司
主分类号: C07K16/24 分类号: C07K16/24;C07K16/28;C07K16/46
代理公司: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72001 代理人: 郭慧,万雪松
地址: 美国印*** 国省代码: 暂无信息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baff il 17 特异性 抗体
【说明书】:

发明属于医药领域,特别属于新的针对TNF家族的B-细胞活化因子(BAFF)和白介素-17A (IL-17)的双特异性抗体的领域。本发明的双特异性抗体可望用于治疗狼疮性肾炎 (LN)、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类风湿性关节炎 (RA)、银屑病 (Ps)、强直性脊柱炎 (AS)、银屑病关节炎 (PA)、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pSS)或多发性骨髓瘤 (MM)。

升高水平的IL-17与几种状况,疾病或病症,包括气道炎症、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骨侵蚀、腹腔内脓肿和粘连、炎性肠病、同种异体移植排斥、银屑病、特定类型的癌症、血管生成、动脉粥样硬化和多发性硬化相关。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滑膜组织中IL-17和IL-17受体被上调。在各种动物关节炎模型中,阻断IL-17生物活性减少炎症和骨侵蚀。而且,IL-17对于胶原蛋白基质分解和炎症和关节损伤具有独立于IL-1β的效果,虽然IL-17与TNF-α协同作用增强炎症。因此,考虑到IL-17在炎症部位的局部分布,IL-17似乎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其它炎性或自体免疫疾病的可能的靶点,这与靶向促炎性细胞因子如TNF-α的系统性循环的药物相比,有潜在的更强的安全性概况。

自体免疫疾病的发病机理中B-细胞活化因子(BAFF)的参与通过小鼠模型中BAFF的过表达来说明,其导致模拟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和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自体免疫疾病,以及B细胞淋巴瘤的发生增加两倍。在人中,多个报道已表明SLE,RA,pSS和系统性硬化患者中血清BAFF水平升高。已证明BAFF促进Th17细胞的扩张,且对于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发生过程中BAFF-介导的促炎性作用来说,IL-17是重要的效应物细胞因子。IL-17还被证明与BAFF协同作用影响B细胞生物学和SLE的病理生理学。还有证据表明BAFF和IL-17二者在与LN相关的病理学中起作用,实际上已报道具有LN的患者具有升高水平的IL-17和BAFF。

SLE是高度异质性和多系统的自体免疫疾病,它的特点在于产生自身抗体和形成免疫复合物。估计有30-60% SLE患者在其疾病进程期间在某个阶段具有肾损害。LN是复杂的多因素的自体免疫疾病。如果不进行治疗,LN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0-20%。免疫抑制疗法的引入极大地改善了这种状况,且目前的10年生存率为88%。但是,这种改善对于患者来说是有代价的,因为许多这种治疗具有严重的副作用,特别是因为他们必须长期进行治疗。此外,反应慢并且常常不全,只有25-50%的患者达到缓解。

BAFF抗体和IL-17抗体共同施用要求注射两种单独的产品或者单次注射两种不同抗体的共同制剂。两次注射使得剂量的量和时间有灵活性,但是对于患者的依从性和痛苦来说不方便。共同制剂也可以提供剂量的量的灵活性,但是要找到允许两种抗体的化学和物理稳定性的制剂条件通常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或不可能的,因为这两种不同的抗体具有不同的分子特性。

WO199509917公开了使用重组DNA技术通过产生与具有不同特异性的完整抗体融合的单链片段可变抗体来产生双特异性四价抗体 (MAb-scFV)的方法。这种基因融合通过转染表达,获得具有双特异性的四价抗体。WO2003016468公开了结合并中和人BAFF的可溶形式和膜结合形式二者的抗-BAFF抗体。WO2007070750公开了结合并中和人IL-17的抗-IL-17抗体。但是,当按照WO199509917中的教导创造包含WO2003016468的抗-BAFF抗体和WO2007070750的抗-IL-17抗体的初始双特异性抗体时,本发明人发现与化学和物理稳定性相关的重大问题。为了充分克服这些问题需要在初始双特异性抗体中进行许多氨基酸的改变。现有技术中既没有提出这种需要也没有进行实际的改变。更进一步,有几种改变不是常规的或者不是来自于熟知常识。同样地,单抗体自身没有这些问题,说明在双特异性抗体的情况中这些区域周围的局部环境不同。因此,需要用中和BAFF和IL-17两者的双特异性抗体的药物介入。

本发明提供包含两个第一多肽和两个第二多肽的双特异性抗体。

本发明还提供包含编码第一多肽的多核苷酸序列的DNA分子。

本发明还提供包含编码第二多肽的多核苷酸序列的DNA分子。

本发明还提供包含编码第一多肽和第二多肽的多核苷酸序列的DNA分子。

本发明还提供用一个或多个DNA分子转化的哺乳动物细胞,所述细胞能表达包含第一多肽和第二多肽的双特异性抗体。

本发明还提供产生包含第一多肽和第二多肽的双特异性抗体的方法,包括在使得所述双特异性抗体被表达的条件下培养哺乳动物细胞。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伊莱利利公司,未经伊莱利利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2076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