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插式连接器以及安装插式连接器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20142.8 | 申请日: | 2013-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4716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延斯·耶鲁利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菲尼克斯电气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2 | 分类号: | H01R13/5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12 | 代理人: | 张天舒,张杰 |
地址: | 德国勃***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以及 安装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含由塑料材料构成的壳体的插式连接器,其中,所述壳体具有壳体底部以及用于封闭所述壳体底部的覆盖件,其中,所述覆盖件可回转地布置在所述壳体底部上。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安装插式连接器的方法,其中,将由塑料材料构成的壳体的覆盖件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壳体底部上,其中,安装完毕后,所述覆盖件可回转地布置在所述壳体底部上。
背景技术
插式连接器,特别是较重的插式连接器,通常具有大致由壳体底部与覆盖件构成的两分式壳体。壳体底部中通常布置有具有插接面的接触元件,其中,当接触元件未连接对应接触元件时,插接面被覆盖件覆盖或遮盖,具体方式是,覆盖件贴靠在壳体底部上从而使壳体封闭。其中已知的方案是,覆盖件通过支座固定在壳体底部上。支座通常利用若干螺钉固定在壳体底部上。为建立这种螺旋连接,需要在壳体中,特别是在壳体的壳体底部中设置对应的螺纹。虽然螺纹会加大这种插式连接器的复杂度,进而使其制造复杂化,但是,若插式连接器壳体如一般情形下所设计的那样由金属构成,这种结构就不存在问题,因为所用金属提供了足够的强度,因此,由金属构成的壳体能够可靠地携带螺纹。然而,将这种结构应用于由塑料材料构成的壳体时就会出现问题,因为塑料比金属软,因而难以为螺纹提供足够的强度,从而即使在较高的环境温度下也能将覆盖件的支座持续可靠地固定在壳体底部上。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插式连接器及一种安装插式连接器的方法,用于在所述插式连接器的壳体由塑料材料构成时,即使在巨大的负荷下,特别是在较高的热负荷下,也能持续确保将壳体的覆盖件可靠地固定在壳体的壳体底部上,同时还能以较简单的制造方案实施固定。
在开篇所述类型的插式连接器方面,本发明用以达成上述目的的解决方案是,为将所述覆盖件可回转地布置在所述壳体底部上,所述壳体底部上布置有容置元件,在所述容置元件上布置有支座,其具有支承装置,在所述支承装置上可回转地支承有所述覆盖件,以及,在所述支座上布置有弹性元件,其固定在所述覆盖件上以及所述容置元件上。
此外,在安装开篇所述类型的插式连接器的方法方面,本发明用以达成上述目的的解决方案是,采用以下步骤:在所述壳体底部上构建容置元件,在所述容置元件上布置支座,在构建于所述支座上的支承装置上布置覆盖件,以及,在所述支座上布置弹性元件,其中,将所述弹性元件固定在所述覆盖件上以及所述容置元件上。
所述将覆盖件固定在插式连接器的壳体的壳体底部上,其优势在于,如此便能以无螺钉的方式实施这一方案,因此,与传统的在塑料壳体上实施的螺钉固定方式相比,所述将覆盖件固定在壳体底部上这一方式的耐久性和负荷能力均大幅提高。主要通过容置元件、支座和弹性元件来将覆盖件固定在所述壳体底部上。所述容置元件优选布置于,特别是成形于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上,并且优选呈块状,特别是大致为矩形的块状,使得所述容置元件从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伸出。通过将所述支座推至固定于所述壳体底部上的所述容置元件上,或者同时例如对其进行卡夹,便能利用所述容置元件以无螺钉的方式将所述支座固定在所述壳体底部上。若所述支座布置在所述容置元件上,则将所述覆盖件布置到构建于所述支座上的支承装置上。所述容置装置优选通过若干包含若干圆形凹口的保持元件来构建,可以将构建于所述覆盖件上的枢销以某种方式卡入这些凹口,使得所述枢销可转动地支承在所述圆形凹口内。随后,以某种方式将弹性元件布置在所述支座上,使得所述弹性元件既固定在所述容置元件上,又固定在所述覆盖件上,从而将所述支座固设在所述容置元件上,并同时能通过所述弹性元件将所述覆盖件保持在打开位置中以及闭合位置中。在闭合位置中,以可转动或可回转的方式支承在所述支座上的所述覆盖件贴靠在所述壳体底部上,使得布置于所述壳体底部中的所述接触元件的插接面被覆盖,在打开位置中,所述覆盖件被转动离开所述壳体底部。为固定所述弹性元件,沿所述支座的外侧面推动所述弹性元件,直至在所述外侧面上到达期望的贴靠位置,从而将所述弹性元件推至所述支座上。因此,所述弹性元件为所述覆盖件与所述壳体底部建立形状吻合的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菲尼克斯电气公司,未经菲尼克斯电气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2014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池充电机与充电设施灵活配置的充换电站
- 下一篇:抗胃食管反流床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