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压力输注设备的保持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19502.2 | 申请日: | 2013-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8711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发明(设计)人: | 帕沃·海基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帕沃·海基伦 |
主分类号: | A61M5/142 | 分类号: | A61M5/142;A61M5/155;A61M5/148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72001 | 代理人: | 成城,傅永霄 |
地址: | 芬兰库***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力 设备 保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注袋,总体上用于医疗护理,随患者一起的运送。目前,通过滚轮支架,输注袋和患者一起运送,称之为液滴盘。例如营养液、血浆、抗生素液等可以从放置于架子中的溶液袋供应到患者的外周血管。
背景技术
在运送滚轮支架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支架围绕其竖直轴线旋转。因此软管可能绕竖直杆旋转,同时阻塞溶液在导液管内的自由流动。患者也很难将支架移动到门阶上和在楼梯上移动,例如进入电梯会是极其困难的。此外,当在走廊中与支架一起移动时,转轮会收聚集尘土和细菌。
在实用新型U20100144中,运送输注袋的方案是在肩膀上使用便携式电脑支架。这样的可用装置的缺点是很难穿戴。该结构相对笨重,且因此制造费用相当高。除此之外,复杂的结构很难保持清洁。另一个问题是该支架位于人体头部后面,因此人不能看到袋中的内含物。
在实用新型U20110076中,运送输注袋的方案是在肩膀上设置架子和腔室结构。该方案的缺点是架子不稳定,其旨在通过连接缠在人体上的旋转带来改善。然而,这种带很难将架子穿戴在人体上。
在专利WO9207596中,输注袋在单独的舱中支撑在患者的肩膀上。由输注袋周围的单独压力袖带操作加压。输注袋放在患者的一侧肩膀上,因此在另一侧肩膀也必须有一重物来平衡对物体的保持。除此之外,支架由单独的系带支撑。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输注溶液保持器相比于上述提到的发明所具有的显著优点在于该保持器1均匀地分布在患者肩膀的两侧,其中承载该保持器1是平衡的且安全的。除此之外,穿戴保持器1是容易的且不需要缠绕身体的单独系带。
此外,本发明的关键之处在于患者的双手空闲出来以便于实现其他目的,例如开门、携带和提起物品。使用本发明的一个特别优点是患者在携带该保持器1的同时可以使用例如拐杖或轮椅。
通过根据本发明的新装置可以避免使用现有的输注溶液袋的缺点。本发明的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书所陈述的内容,并且通过附图1、2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压力输注保持器。
图2示出了分别沿图1中的线A-A、B-B和C-C截取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压力输注溶液保持器1具有人机工程学设计的与肩膀形状协调的领圈2, 3、关于领圈2, 3相适应构造的包含输注溶液的溶液容器3和压力容器2。由于输注溶液容器3位于患者的肩膀上并且竖直的靠近进入静脉的馈送点,容器3必须具有足够的压力以实现成功输注。因此,领圈2.3的压力容器2例如使用压缩空气加压,此时对溶液容器3施加压力并产生必要的压力来成功进行输注。
本发明中,领圈2.3的压力容器2中的加压以最成本有效的方式示出,即通过诸如球泵的手动加压元件5来泵送压力。加压也可以例如通过电动泵完成。加压元件5通过转接器4可释放地连接于压力容器2,并且通过压力表8控制压力。
当溶液容器3中的溶液减少时,压力容器2中的压力也降低,如果压力降低到需要的压力值以下,则压力必须恢复到期望值,因此在保持器1中具有存贮器结构11,所述存贮器结构11相比于压力容器2是过压的。在压力容器2中的压力下降之后,压力容器2和存贮器结构11之间具有压力调节器12,其允许存贮器结构11的过压泄放至压力容器2,并且使压力提升到期望水平。
在这种情况下,加压元件5不需要随患者一起被运送。代替压力调节器12或连同压力调节器一起使用的是密封17,其破裂将以与使用压力调节器12时同样的方式允许存贮器结构11的过压泄放至压力容器2。图2中的截面A---A公开了位于压力容器2和存贮器结构11之间的密封17。
软管从领圈2,3的底部连接到一个/多个连接器,输注溶液从此处例如经由控制器18流入外周静脉。在不同的应用中,在保持器中可以添加诸如口袋10和/或配件的附加部件,例如用于运送抗生素溶液袋或放置生理测量装置。
溶液的温度可由位于保持器1中的热力元件7保持。
在图2的截面C---C中示出了紧邻于溶液容器3设置的热力元件7,并且该热力元件与该溶液容器被密闭地隔开。热力元件7也可位于其他位置,但在这种方式下,热力元件对溶液容器3中的溶液的效应也是足够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帕沃·海基伦,未经帕沃·海基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195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