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囊装置、连接结构及连接部件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17105.1 | 申请日: | 2013-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036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小野原启介;臼田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田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R21/215 | 分类号: | B60R21/215;B60R21/203;B62D1/04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苏卉;车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囊 装置 连接 结构 部件 | ||
1.一种气囊装置,具备:
气囊;
罩部,覆盖所述气囊;
安装部件,安装于所述罩部的表面侧;及
连接部件,将所述安装部件在所述罩部的背面侧进行连接,
所述连接部件具有:
第一连接部,在设于所述安装部件的第一卡定部贯通所述罩部的背面侧的状态下,所述第一连接部从侧方插通于所述第一卡定部;
第二连接部,在设于所述安装部件的第二卡定部贯通所述罩部的背面侧贯通的状态下,所述第二连接部从侧方插通于所述第二卡定部;及
结合部,将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基端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基端部结合,
所述第一连接部及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外形互不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连接部及所述第二连接部分别具有:所述第一连接部及所述第二连接部延伸的方向上的长度和所述第一连接部及所述第二连接部分离的方向上的宽度,
所述第一连接部及所述第二连接部以不同的尺寸形成所述长度和所述宽度中的至少一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囊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连接部及所述第二连接部中的一方的连接部以无法插通另一方的连接部所插通的卡定部的方式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气囊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连接部具有不可插通部,所述不可插通部以无法从正常侧方的相反侧的侧方插通于所述第一卡定部的方式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囊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卡定部具有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插通方向上排列的第一被插通部和第二被插通部,
所述不可插通部以能够从所述正常侧方插通于所述第一被插通部的方式形成,且以无法从所述相反侧的侧方插通于所述第二被插通部的方式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气囊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连接部及所述第二连接部中的至少一方的连接部具有防止从该至少一方的连接部所插通的卡定部脱落的防脱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囊装置,其中,
所述防脱部具有在所述第一连接部及所述第二连接部的至少一方的连接部的前端部侧设置的第一抵接部,所述第一抵接部与该至少一方的连接部所插通的卡定部的所述前端部侧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囊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抵接部具有:
第一前端部侧抵接部,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前端部侧;及
第二前端部侧抵接部,设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前端部侧,
所述第一前端部侧抵接部和所述第二前端部侧抵接部在所述第一连接部及所述第二连接部延伸的方向上相互错开地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气囊装置,其中,
所述防脱部具有在所述第一连接部及所述第二连接部的至少一方的连接部的基端部侧设置的第二抵接部,所述第二抵接部与该至少一方的连接部所插通的卡定部的所述基端部侧抵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气囊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抵接部具有:
第一基端部侧抵接部,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基端部侧;及
第二基端部侧抵接部,设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基端部侧,
所述第一基端部侧抵接部和所述第二基端部侧抵接部在所述第一连接部及所述第二连接部延伸的方向上相互错开地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气囊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前端部侧抵接部与所述第一基端部侧抵接部之间的距离不同于所述第二前端部侧抵接部与所述第二基端部侧抵接部之间的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田株式会社;,未经高田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1710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雷帕霉素40‑O‑环状烃酯、组合物和方法
- 下一篇:左偏刀和右偏刀切削刀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