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选择MIMO秩的方法以及相关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380017014.8 | 申请日: | 2013-02-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0570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5 | 
| 发明(设计)人: | 安德斯·琼森;塞拉梅斯·纳米;布·约兰松;纳米尔·李典;弗雷德里克·奥维斯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1/06 | 分类号: | H04L1/06;H04L1/18;H04L1/00;H04L1/16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021 | 代理人: | 穆童 | 
| 地址: | 瑞典斯***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选择 mimo 方法 以及 相关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无线通信,更具体地,涉及多输入多输出(MIMO)无线通信及相关的网络节点和无线终端。
背景技术
在典型的蜂窝无线系统中,无线终端(也称作用户设备单元节点、UE和/或移动台)经由无线电接入网(RAN)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RAN覆盖地理区域,该地理区域被划分为小区区域,其中每一个小区区域由无线电基站(也称作RAN节点、“NodeB”和/或增强的NodeB“eNodeB”)提供服务。小区区域是由在基站地点处的基站设备提供无线覆盖的地理区域。基站通过无线通信信道与基站范围内的UE进行通信。
此外,基站的小区区域可以被划分为围绕基站的多个扇区。例如,基站可以为围绕基站的三个120度扇区提供服务,并且基站可以为每一个扇区提供相应的定向收发机和扇区天线阵列。换言之,基站可以包括三个定向扇区天线阵列,这三个定向扇区天线阵列为围绕基站的相应120度基站扇区提供服务。
多天线技术可以显著增加无线通信系统的容量、数据速率、和/或可靠性,如例如Telatar在“Capacity Of Multi-Antenna Gaussian Channels”(European Transactions On Telecommunications,Vol.10,pp.585-595,Nov.1999)中所讨论的。如果基站扇区的发射机和接收机配备有多个天线(例如,扇区天线阵列)以为基站扇区提供多输入多输出(MIMO)通信信道,则可以提高性能。此类系统和/或相关技术被统称为MIMO。LTE标准当前随着增强的MIMO支持和MIMO天线部署而发展。在更有利的信道条件下为了相对更高的数据速率而提供空间复用模式,并且在不太有利的信道条件下为了相对高的可靠性(在较低的数据速率上)而提供发送分集模式。
例如,在基站从扇区天线阵列通过MIMO信道向扇区中的无线终端进行发送的下行链路中,空间复用(或SM)可以允许在相同的频率上从扇区的基站扇区天线阵列同时发送多个符号流。换言之,可以在相同的下行链路时间/频率资源单元(TFRE)上从扇区的基站扇区天线阵列向无线终端发送多个符号流,以提供增加的数据速率。在相同基站扇区从相同的扇区天线阵列向相同的无线终端进行发送的下行链路中,发送分集(例如,使用空时码)可以允许在相同的频率上从基站扇区天线阵列的不同天线同时发送相同的符号流。换言之,可以在相同的时间/频率资源单元(TFRE)上从基站扇区天线阵列的不同天线向无线终端发送相同的符号流,以在无线终端处提供由于发送分集增益而导致的增加的接收可靠性。
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标准化中针对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HSDPA)提出了四层MIMO发送方案。因此,可以在使用4分支MIMO发送时使用相同的TFRE来发送多达4个信道编码的传输数据块(有时称作传输数据块码字)。因为要在相同的TFRE期间发送的每一个传输数据块的ACK/NACK信令和/或信道编码可能要求无线终端反馈(例如,ACK/NACK和/或CQI或信道质量信息),因此当使用4分支MIMO发送时可能要求用于定义针对4个传输数据块的ACK/NACK和/或信道编码的反馈。在使用4分支MIMO发送时的反馈信令因此可能例如过高,这是因为可能在相同的TFRE期间在无线终端处以不同的质量、信号强度、误码率等接收到不同的MIMO层。
发明内容
因此,目的可以是提高MIMO下行链路通信中的发送和/或重传的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未经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170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确定终端在其空闲状态和其连接状态之间的转换
- 下一篇:流识别和过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