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树脂框体的板状体及带树脂框体的板状体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16928.2 | 申请日: | 2013-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0353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8 |
发明(设计)人: | 近藤隆宣;矢田邦弘;江口夕哉;泽山博;川岛邦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旭硝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9C45/14 | 分类号: | B29C45/14;B29C45/26;B29K105/20;B29L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1100 | 代理人: | 沈捷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树脂 板状体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带树脂框体的板状体,其是通过注塑成形使树脂框体与板状体的周缘部成形为一体而形成的,其特征在于,
所述树脂框体在外观设计面一侧具有实心的厚壁部,该厚壁部的与所述树脂框体内切的内切圆的直径为7mm以上,
在所述树脂框体的非外观设计面一侧的至少一部分具有按压痕迹,
设置在所述板状体的一边上的所述树脂框体在该一边的长度上50%以下的部分由厚壁部构成,
设置在所述板状体的所述一边上的所述树脂框体在与该一边平行的方向上具有实心的非厚壁部和所述厚壁部,所述实心的非厚壁部的与所述树脂框体内切的内切圆的直径不足7mm,所述厚壁部的壁厚与该非厚壁部的壁厚不同,与所述厚壁部内切的内切圆的直径相对于与所述非厚壁部内切的内切圆的直径的比例比2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树脂框体的板状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切圆与所述外观设计面一侧的所述板状体相切。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树脂框体的板状体,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厚壁部的非外观设计面一侧的至少一部分具有按压痕迹。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树脂框体的板状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厚壁部的长度在所述板状体的一边的长度方向上为10mm以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树脂框体的板状体,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树脂框体的一边的长度方向上,所述非厚壁部和所述厚壁部的壁厚的差在20mm以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树脂框体的板状体,其特征在于,
设在所述板状体的所述一边上的所述树脂框体的所述厚壁部在与该一边平行的方向上具有倾斜面,该倾斜面与所述板状体的面所成角度α为60°以上。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树脂框体的板状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板状体是车窗用玻璃板。
8.一种带树脂框体的板状体的制造方法,用成形模具夹住板状体的周缘部附近,从而在该成形模具的内表面与所述板状体的周缘部之间形成型腔空间,向该型腔空间注入合成树脂材料,并使所述合成树脂材料固化后打开所述成形模具,从而制造出树脂框体与所述板状体成形为一体的带树脂框体的板状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型腔空间的容积设定为,在所述型腔空间内固化的所述树脂框体具有与该树脂框体内切的内切圆的直径为7mm以上的实心的厚壁部,
在形成所述型腔空间的所述成形模具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外观设计面和非外观设计面,
在向所述型腔空间内注入的所述合成树脂材料固化之前,通过按压装置将所述型腔空间内的合成树脂材料的表面从所述非外观设计面一侧向所述外观设计面按压,从而形成设置在所述板状体的一边上的所述树脂框体,该树脂框体在所述外观设计面一侧具有使与所述树脂框体内切的内切圆的直径达7mm以上的实心的厚壁部,在所述非外观设计面一侧具有按压痕迹,
所述树脂框体在该一边的长度上50%以下的部分由厚壁部构成,设置在所述板状体的所述一边上的所述树脂框体在与该一边平行的方向上具有实心的非厚壁部和所述厚壁部,所述实心的非厚壁部的与所述树脂框体内切的内切圆的直径不足7mm,所述厚壁部的壁厚与该非厚壁部的壁厚不同,与所述厚壁部内切的内切圆的直径相对于与所述非厚壁部内切的内切圆的直径的比例比2大。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带树脂框体的板状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按压装置对所述厚壁部的非外观设计面的至少一部分进行按压。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带树脂框体的板状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合成树脂材料被从所述外观设计面一侧冷却。
11.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带树脂框体的板状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以使所述合成树脂材料的内压达到2~25MPa的方式进行按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旭硝子株式会社,未经旭硝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1692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