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改造传导条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15564.6 | 申请日: | 2013-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2125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8 |
发明(设计)人: | R.斯泰恩;A.兹伊格勒;M.维兹佐里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电器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5/00 | 分类号: | H02K15/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72001 | 代理人: | 肖日松,谭祐祥 |
地址: | 瑞士***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改造 传导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改造传导条的方法。传导条可为电机如涡轮发电机或水力发电机、电动机等的定子或转子条。
背景技术
传导条如电机的定子条或转子条包括由主绝缘体绝缘的传导元件。
传导元件通常由略微与彼此绝缘的交叉的铜股线制成,且主绝缘体通常由包绕传导元件且浸渍有树脂的云母带制成。
为了制造这些传导条,EP 2 339 722公开了一种包括以下步骤的方法:
制备传导元件,
使云母带包绕传导元件,
在柔性套筒中利用围绕传导元件的云母带来包围传导元件,
施加真空,
在低压下将树脂供应到套筒中,
固化树脂。
该方法允许制造新的传导条;然而,在现有发电机或其它电机的维护操作期间,在一些情况下需要替换一个或甚至多个受损的传导条(如,定子条)。当这发生时,新传导条在车间中制造,且然后输送至工场(处于维护下的电机位于该处)。
在一些情况下,将新的传导条快速地提供至工场是不可能的;这可使用于维护的时间变成长得不可接受。
发明内容
本公开内容的一个方面包括提供一种方法,通过该方法,在维护操作期间,待组装在电机上的传导条可迅速可用。
这些及其它方面通过提供根据所附权利要求的方法来获得。
附图说明
其它特征和优点将从通过附图中的非限制性示例的方式示出的方法的优选但非排他的实施例的描述中更清楚,在附图中:
图1至17示出了该方法的可能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工场1,其包括具有槽3的电机2,槽3收纳传导条4。
电机2优选为旋转电机,如,发电机或马达;无论如何,电机还可为不同(即,非旋转)电机如变压器。
在图1的示例中,电机为发电机,例如,涡轮发电机或水力发电机;出于此原因,电机连接到发动机上,例如,如燃气涡轮或蒸汽涡轮(用于涡轮发电机)或水力涡轮(用于水力发电机)。在这些示例中,涡轮发电机或水力发电机通常为同步发电机,但无论如何都清楚的是,发电机还可为异步发电机或不同的发电机。
传导条4可为定子条,但在不同应用中,其可为转子条。
传导条4包括传导元件5(通常包括多条交叉股线),以及围绕传导条5的初始绝缘体6;初始绝缘体6为传导条4在停电之前的操作期间为了维护操作而具有的绝缘体。初始绝缘体可在操作(通过火花如局部放电引起的材料老化、磨损、腐蚀可削弱对于高压的经受能力)期间受损,且导致绝缘体中的意外故障。
该方法包括从电机2的槽3移除传导条4。
因此,从传导元件5移除初始绝缘体6且围绕传导元件5施加新的绝缘体7。
从槽3移除传导条4,从传导元件5移除初始绝缘体6,以及围绕传导元件5施加新绝缘体7在工场1执行。
由于所有操作都在工场1执行,故不需要订购新的传导条到车间且等待它们。
作为优选,限定了新绝缘体7的最终尺寸8,且应用具有大于最终尺寸8的尺寸9的新绝缘体7。
然后,超过最终尺寸8的新绝缘体7的部分10被移除。
这允许新绝缘体7的最终尺寸8的精确大小和平面表面。
移除超过最终尺寸8的新绝缘体7的部分10包括从新绝缘体7的横截面的各侧11部分地移除新绝缘体7。
新绝缘体7的最终尺寸8优选等于初始绝缘体6的尺寸;这允许了新传导条12(具有传导元件5和具有等于初始绝缘体6的尺寸的最终尺寸8的新绝缘体7)应用于相同的电机上,传导条4从该电机移除(在相同或不同槽3中)。
围绕传导元件5应用新绝缘体7包括:
使绝缘带15包绕传导元件5(图6、7),
围绕具有绝缘带15的传导元件5提供柔性套筒16,
将真空施加到柔性套筒16中,
对绝缘带15施加热来形成新绝缘体7。
带可为预先浸渍树脂的带;在此情况下,优选的是,带为预先浸渍的云母带。
作为备选,带可为未预先浸渍树脂的带;在此情况下,浸渍树脂在施加真空之后且在施加热之前供应到柔性套筒16中。
例如,树脂可容纳在箱18中,且箱18的位置(特别是其高度)可相对于柔性套筒16的位置(特别是其高度)调节以调节树脂的供应压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电器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通用电器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155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