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空纤维膜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15302.X | 申请日: | 2013-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450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桥本和幸;犬塚隼人;中野良德;中松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丽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01D63/02 | 分类号: | B01D63/02;A61M1/18;B01D6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洋;舒艳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空 纤维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空纤维膜组件,特别涉及适用于血液净化、血浆分离机等的中空纤维膜组件。
背景技术
以往众所周知,为了进行血液的净化,例如进行血液的透析而使用具备中空纤维膜的中空纤维膜组件。该中空纤维膜组件具有:圆筒状的主体壳,在该主体壳的一端的外周面具备处理液入口端口,在另一端的外周面具备处理液出口端口;中空纤维膜束,该中空纤维膜束内插于上述主体壳;膜固定层,该膜固定层将上述中空纤维膜束在端部固定于主体壳内壁,在主体壳的开口端部固定有头部。在用于血液透析时,将透析液(处理液)从处理液入口端口导入并从处理液出口端口导出,从而使其在主体壳内流通,并且使血液(被处理液)从头部的血液导入端口通过并朝向导出端口在中空纤维膜内流通来进行血液透析。
在这样的透析过程中,为了不使在中空纤维膜组件内流通的被处理液(血液)从头部与主体壳的接合部漏出,需要对中空纤维膜组件进行液密性密封。因此广泛进行使用超声波熔敷将头部与主体壳接合的方法。超声波熔敷的接合方法是使用工具喇叭形部对头部的顶面施加压力,使头部的被熔敷部分与圆筒状的主体壳的被熔敷部抵接并且施加超声波振动,从而向被熔敷部传递振动,使被熔敷部彼此相互发热、熔融从而接合的方法,即使是需要气密性、液密性的容器也能够稳定地密封,因此被广泛使用。
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如下的接合加强方法:将主体容器与头部在主体容器外周部与该头部内侧熔深部之间进行超声波熔敷后,使用前端尖细形状的喇叭形部,从比上述熔深部靠上述主体容器的中央侧的该主体容器的侧面对该头部进行超声波熔敷。然而,专利文献1公开的接合加强方法需要进行两次超声波熔敷,因此生产率低,不能说是高效的接合加强方法。
另外,如图7所示,专利文献1公开的方法是在33、34这两个位置对主体容器31和头部32进行超声波熔敷的方法,但即使在主体容器31的侧面具备两个位置的超声波熔敷部33和34,也无法抑制在加压下从头部32的血液导入端口被导入的血液浸入到头部32与膜固定层35之间较小的间隙36。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842419号说明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点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空纤维膜组件,该中空纤维膜组件具备液密性优良、熔敷部分的接合强度高且能够高效地制造的构造。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人的中空纤维膜组件,具备:中空纤维膜束、收纳所述中空纤维膜束的主体壳、用于将所述中空纤维膜束固定于主体壳端部的内壁的膜固定层、以及安装于壳开口端部的具有被处理液的导入口或导出口的头部,对所述头部和所述主体壳遍布整周的至少两个位置的区域内进行超声波熔敷从而形成液密构造,所述中空纤维膜组件的特征在于,使用共用接头作为对主体壳外周的侧面和头部的内侧面遍布整周进行超声波熔敷的接头设计,使用对接接头作为对主体壳的端面和头部的内侧面遍布整周进行超声波熔敷的接头设计。
另外,在此,超声波熔敷当然是指:在接头部不存在气泡、裂缝等不良的状态下进行熔敷,成为头部的内周面遍布整周与膜固定层接触的状态。
优选为,所述共用接头的接头宽度乘以高度所得到的截面积为0.3~0.9mm2,进一步优选为0.4~0.7mm2。若小于0.3mm2,则无法得到用于接合的足够的强度。另一方面,若超过0.9mm2,则为了熔融所需的能量增加而难以熔融。另外,作为共用接头的宽度,优选为0.25mm以上。若小于0.25mm,则导致头部的共用接头因弹性变形而朝外周方向打开,使得头部与主体壳几乎不重叠,因此实际上没有被熔敷。
优选为,所述对接接头的最内周与头部的内周面在水平方向上的距离为0.5~2.0mm,进一步优选为1.0~2.0mm。该水平方向上的距离越短则对接接头的液密性越高,但考虑技术上的制约至少也需要0.5mm。然而,若长于2.0mm,则无法期待对接接头的液密性的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丽株式会社,未经东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1530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折叠伸缩遮阳装置
- 下一篇:一种重型特种车辆驾驶室侧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