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为相干光系统使用联合定时恢复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380013513.X | 申请日: | 2013-03-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7028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7 |
| 发明(设计)人: | 李传东;张筑虹;朱绯;白聿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B10/61 | 分类号: | H04B10/61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相干光 系统 使用 联合 定时 恢复 方法 装置 | ||
1.一种联合均衡和定时恢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内插器,用于内插光信号的第一偏振分量和第二偏振分量;
耦合到所述至少一个内插器的均衡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光信号的所述第一和第二偏振分量生成第一均衡偏振信号和第二均衡偏振信号;以及
耦合到所述均衡模块的定时误差检测器(TED),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均衡偏振信号之一检测所述光信号中的定时误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内插器耦合到所述TED,所述内插器还用于基于所述检测的定时误差将第一均衡偏振信号和第二均衡偏振偏振信号重采样至光信号中正确的定时偏移;所述TED还用于发射控制信号以改变压控振荡器(VCO)的输出频率,所述控制信号基于所述检测的定时误差,所述定时误差用于所述VCO基于所述定时误差控制第一均衡偏振信号和第二均衡偏振信号的定时和采样频率;所述装置还包括:
至少一个模数转换器(ADC),用于将所述光信号的所述第一和第二偏振分量转换为第一和第二数字偏振信号;以及
耦合到所述至少一个ADC的至少一个频域均衡器(FDEQ),其中所述至少一个FDEQ用于补偿所述第一和第二数字偏振分量中的失真;
所述至少一个FDEQ包括第一FDEQ和第二FDEQ,所述至少一个内插器包括耦合到所述第一FDEQ的第一数字内插器(DI)和耦合到所述第二FDEQ的第二DI,以及所述第一和第二FDEQ布置在所述至少一个ADC与所述第一和第二DI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均衡模块是时域均衡器(TDEQ),其包括有限脉冲响应(FIR)数字滤波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TDEQ更新模块,其耦合到所述TDEQ并用于自适应地调整所述TDEQ的至少一个抽头系数。
4.一种联合均衡和定时恢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光信号;
内插所述光信号的水平偏振分量和垂直偏振分量;
均衡所述内插的水平和垂直偏振分量以分别生成均衡的水平和垂直偏振信号;以及
基于所述均衡的水平偏振信号和所述均衡的垂直偏振信号计算定时误差,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包括基于所述计算出的定时误差对水平和垂直偏振信号进行重采样以校正所述光信号中的定时偏移;
发射控制信号到外部模拟设备,其中所述控制信号基于所述计算出的定时误差并用于控制所述模拟设备的输出频率,所述定时误差用于所述模拟设备基于所述定时误差控制第一均衡偏振信号和第二均衡偏振信号的定时和采样频率,所述方法还包括:
补偿所述光信号的所述水平和垂直偏振分量中的失真,其中所述水平和垂直偏振分量在被内插之前在频域中补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自适应地调整用于均衡所述内插的水平和垂直偏振分量的至少一个抽头系数,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抽头系数基于所述计算出的定时误差、所述重采样的水平和垂直偏振信号或其组合自适应地调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以根据所述模拟设备的所述输出频率的速率对所述光信号的模拟部件进行采样,其中所述控制信号用于改变所述模拟设备的所述输出频率,使得所述采样速率等于波特率的两倍。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将所述内插的水平和垂直偏振分量输入到用于计算所述定时误差的定时误差检测器(TED)中;以及
基于所述内插的水平和垂直偏振分量在TED处生成所述均衡的水平偏振信号或所述均衡的垂直偏振信号之一的副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延迟将所述水平和垂直内插的偏振分量输入到所述TED中,使得所述均衡的水平或垂直偏振分量的所述副本对应于中间采样点,其中所述中间采样点用于计算所述定时误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和垂直内插的偏振分量的所述输入以等于波特的一半的速率延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1351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