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针对不利使用条件调整移动用户界面在审
申请号: | 201380013366.6 | 申请日: | 2013-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603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9 |
发明(设计)人: | P·李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印象笔记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 | 分类号: | G06F3/01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阙华进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24 | 代理人: | 陈建春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针对 不利 使用 条件 调整 移动 用户界面 | ||
相关申请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2年3月7日申请的、题为“METHOD FOR OPTIMIZING USER INTERFACE ON MOBILE DEVICES TO ADAPT TO UNFAVORABLE USAGE CONDITIONS”的美国临时申请61/607,820的优先权,其通过引用组合于此。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移动装置上的人-机交互作用领域及前述装置上可视及其它信息的呈现领域。
背景技术
在2012年,约1亿人已在其日常生活中使用具有多点触摸屏的平板装置,如Apple的iPad、Amazon的Kindle Fire或Samsung的Galaxy Tab。根据市场预测,到2015年,随着包括数据编辑的生产力应用加速增长,平板使用将快速增长到约五亿。
作为真正的移动装置,平板由许多用户在上班的路上用于阅读和娱乐。它们的轻巧、强力处理器、具有足够大小的高质量屏幕(通常7-11英寸,但一些厂商正开发具有5英寸屏幕的“大号智能电话”)、多种特色的无缝因特网连接、及成千上万的有用应用程序使这些装置成为非常想得到的日常伙伴。
然而,火车、汽车、飞机和轮船乘客、某些工业设置、及其它不利情形下的使用条件可能实质上不同于舒适办公室或家庭环境的条件。装置可能遭受随机出现的坠下、颠簸、猛冲、倾斜、抖动及其它干扰。用户不想要及不受其控制的装置运动可能影响与装置及应用程序的交互作用,从而导致一系列不合需要的后果。例子包括按压触控装置上的错误动作按钮及可能在编辑期间因前述错位点击而导致数据损失、虚拟键盘上的错误录入、笔激活的触屏应用中手绘图及手写文本的变形、错误识别多点触摸手势等。根据在不利使用条件下移动装置暴露于其的干扰的频率和振幅,屏幕甚至可能看上去模糊或太不稳定以至不能查看,这进而可能促使用户较长时间段中断其装置上的屏幕编辑甚或所显示信息的查看。
因而,对于移动生产力应用程序及对于实现令人满意的移动使用体验,建立新一代用户界面(UI)是有用的,其通过减少移动装置的不受控运动的有害后果而提高在路上及在其它不利使用条件下的生产力。
发明内容
根据在此所述的系统,针对不利使用条件调整移动用户界面包括检测移动装置的不合需要的运动,及根据不合需要的运动对移动装置用户界面进行调整,其中调整包括至少下述之一:放大移动装置的图形元素,提供移动装置上的图像的数字稳定,对关键操作提供另外的警告和用户输入选项,使用修改的手势识别算法,及调节对打字和绘图的系统响应。不合需要的运动可以是瞬间或持续运动。所进行的调整可根据不合需要的运动是瞬间运动还是持续运动而变化。不合需要的瞬间运动可以是颠簸、猛冲和/或急转弯。不合需要的持续运动可包括铁路振动、飞机振动、和/或船只纵摇。不合需要的运动可通过强度分类为低、中和高强度。调节对打字和绘图的系统响应可根据不合需要的运动的强度变化。响应于不合需要的运动的强度为高,阻止打字和绘画输入。响应于不合需要的运动的强度为中,可在不合需要的运动消除后执行拼写检查和线平滑验证。响应于拼写检查和/或线平滑验证检测到多个错误,可废除用户变化。响应于不合需要的运动的强度为低,系统可拒绝不满足最低持续时间和/或压力水平标准的用户触摸。响应于检测到不合需要的运动,多点触摸手势识别的参数可进行调节以对不合需要的运动负责。不合需要的运动可基于来自加速计和陀螺仪中的至少一个的输入使用移动装置轨迹的光谱分析、重力加速、定向和/或旋转参数进行检测。调整可仅响应于移动装置设置在旅行模式时进行。移动装置可由用户手动设置成旅行模式,或通过移动装置和网络的交互作用半自动地设置成旅行模式。针对不利使用条件调整移动用户界面还可包括使用移动装置用户的惯常行经路线增强干扰的检测。增强检测可包括分析沿惯常路线的干扰或可包括使用户标记惯常路线图以指明干扰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印象笔记公司,未经印象笔记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133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