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搭载用电池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13188.7 | 申请日: | 2013-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60543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09 |
发明(设计)人: | 长田贵仁;中村章一;阿部直子;阿部光高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8/04858 | 分类号: | H01M8/04858;H01M8/2465;H01M8/2475;H01M8/0202;H01M8/04537;B60L1/00;B60L1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搭载 用电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搭载用电池堆系统。
背景技术
在JP2007-15615A中将层叠有发电电池(单位电池)的燃料电池堆(电池堆)配置在车底板下。而且,在JP2007-15615A中,电路壳体配置在与发电电池的层叠面平行的面上。
可是,本案的发明人正在开发一种将燃料电池堆配置于比驾驶室靠前方的马达室(习惯上也称作发动机室)的构造。马达室(发动机室)的自由空间较小。在这种有限的空间内,若要配置像JP2007-15615A那样的构造的燃料电池堆,则产生了发电电池的层叠片数变少这样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着眼于这种以往的问题点而做成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灵活运用有限的空间来增加发电电池的层叠片数的车辆搭载用电池堆系统。
本发明的车辆搭载用电池堆系统的一个技术方案包括:电池堆,其利用集电板夹持有层叠起来的多个发电电池的两端;电布线,其连接于上述集电板;以及电气负载,其借助上述电布线连接于上述集电板,并利用从上述电池堆供给的电力进行工作。而且,上述电布线自除电池层叠方向以外的方向连接于上述集电板。
以下,与添附的附图一起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A是说明燃料电池堆的外观立体图。
图1B是表示燃料电池堆的发电电池的构造的分解图。
图2是表示收容有燃料电池堆的堆壳体的外观的图。
图3是表示在堆壳体上重叠CVM壳体后的状态的图。
图4是表示CVM壳体的内部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在CVM壳体上进一步重叠PDM壳体后的状态的图。
图6是表示CVM壳体和PDM壳体的内部的剖视图。
图7A是说明车辆搭载用电池堆系统的车载状态的侧视图。
图7B是说明车辆搭载用电池堆系统的车载状态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A和图1B是说明燃料电池堆的图,图1A是外观立体图,图1B是表示发电电池的构造的分解图。
如图1A所示,燃料电池堆100包括集电板20和层叠的多个发电电池10。燃料电池堆100为长方体。在该实施方式中,燃料电池堆100例示如后所述收容于堆壳体200的类型来进行说明。
发电电池10是燃料电池的单位电池。各发电电池10产生1伏特(V)左右的电动势电压。后面说明各发电电池10的详细结构。
集电板20为一对,分别配置于层叠的多个发电电池10的外侧。集电板20由不透气性的导电性构件、例如致密碳、金属材料等形成。
在一个集电板20(在图1A中,左手前的集电板20)上,沿着短边设有阳极供给口21a、阳极排出口21b、阴极供给口22a、阴极排出口22b、冷却水供给口23a以及冷却水排出口23b。在本实施方式中,阳极供给口21a、冷却水供给口23a以及阴极排出口22b设于图中右侧。而且,阴极供给口22a、冷却水排出口23b以及阳极排出口21b设于图中左侧。
作为向阳极供给口21a供给作为阳极气体的氢的方法,例如有从储氢装置直接供给氢气的方法或者对含有氢的燃料进行改性并供给改性后的含氢气体的方法等。另外,作为储氢装置,有高压气体容器、液化氢容器、氢吸留合金容器等。作为含氢的燃料,有天然气、甲醇、汽油等。另外,作为向阴极供给口22a供给的阴极气体,一般利用空气。
如图1B所示,发电电池10是在膜电极接合体(Membrane Electrode Assembly;MEA)11的两面上配置有阳极隔膜(阳极双极板)12a和阴极隔膜(阴极双极板)12b的构造。
MEA11在由离子交换膜构成的电解质膜111的两面上形成有电极催化剂层112。在该电极催化剂层112上形成有气体扩散层(Gas Diffusion Layer;GDL)113。
电极催化剂层112由例如承载有铂的炭黑粒子形成。
GDL113由具有充分的气体扩散性和导电性的构件、例如碳纤维形成。
从阳极供给口21a供给的阳极气体在该GDL113a中流动并与阳极电极催化剂层112(112a)发生反应,自阳极排出口21b排出。
从阴极供给口22a供给的阴极气体在该GDL113b中流动并与阴极电极催化剂层112(112b)发生反应,自阴极排出口22b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1318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气电池盒及空气电池系统
- 下一篇:集电体用铝箔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