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最小化用户设备在小区检测期间的耗电的方法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380012892.0 | 申请日: | 2013-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860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G-J.范利舒特;S.N.S.贾马达格尼;M.A.英戈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W36/34 | 分类号: | H04W36/34;H04W52/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刘虹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最小化 用户 设备 小区 检测 期间 耗电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异构网络,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在异构网络部署中最小化用户设备(UE)在频间微微小区发现(inter-frequency pico cell discovery)期间的电池耗电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无所不在的覆盖范围是蜂窝网络运营商的基本要求。无线通信系统主要包括小区的同构部署和异构部署。在同构部署中,将存在统一的小区大小或覆盖区域,而在异构网络的情况下,小区大小根据不同类型的小区的部署而变化。异构部署拓扑包括在一地理区域内由高功率宏演进节点B(eNB)和低功率微微或毫微微eNB或中继节点服务的混合小区。
在LTE系统中,演进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络(E-UTRAN)包括多个演进节点B(eNB)并且与多个移动站(也被称作用户设备(UE))通信。
在LTE系统中,用户设备(UE)可以执行用于测量无线电链路质量的测量,诸如频道(frequency channel)的质量或无线电信号的强度,以便便利由于UE的移动性所致的切换。测量可以根据UE的当前工作频率被划分成两个类型:频内测量和频间/RAT间测量。
对于相同频道之内(在相同的载波频率上操作的小区之间)的移动性主要执行频内测量;而对于不同频道之间(即,在不同的载波频率上操作的小区之间)的移动性主要执行频间/无线接入技术(RAT)间测量。
此外,在通过网络配置的测量间隙(gap)期间执行频间/RAT间测量。此外,在测量间隙期间,上行链路传输和下行链路传输都暂停(例如,没有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以及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传输),从而可以在测量间隙内执行频间/RAT间测量。
在LTE中,对于时域双工(TDD)和频域双工(FDD)系统两者,频间相邻小区搜索(测量)在6毫秒(ms)的间隙长度内执行。然而,在服务小区的频率和在其上需要检测到新小区的频率之间的切换需要一些时间。可以利用间隙的剩余时间(稍小于6毫秒)来进行在除了服务频率之外的一个或多个被配置的频率上的相邻小区搜索。因此,在一个间隙持续时间内,用于相邻小区搜索的实际时间将小于6ms。
频间异构网络部署可以是异步的,从而一个小区的无线帧定时不与其他(多个)相邻小区的无线帧定时对准。测量间隙在LTE规范(TS36.331)中标准化并且具有40ms或80ms的周期。
为了使卸载机会最大化,一般来说,运营商配置微微小区频率的连续扫描,以寻找任何可能的卸载机会。这大大增加UE在扫描模式中花费的时间量。
此外,在为了从宏小区卸载用户的目的而部署较小小区的异构网络情景中,不断地使用利用当前标准化的测量间隙模式(gap pattern)和测量规则的频间测量,将迅速地消耗UE电池。电池消耗与宏小区内的微微小区部署密度成比例。
当前定义的间隙模式最初是为了仅宏小区的部署情景之内的移动性目的设计的,仅宏小区的部署情景与异构部署相比相当稀疏。当在仅宏小区部署情景中需要时,所述测量间隙被设计和优化为允许快速的频间/RAT间小区搜索并且使能快速的移动性。此外,在仅宏小区网络中,当网络为了将业务量卸载到不同频率层或者由于移动性原因而需要频间测量时,进行频间测量。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鉴于上面的讨论,期望具有提供一种方法和系统,用于在异构网络部署中最小化UE在频间小区发现期间的电池耗电但是同时不破坏任一可能的卸载机会的机制。
技术方案
本文的实施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在密集的无线小区部署情景之下最小化用户设备在频间小区检测期间的电池耗电的方法和系统。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由用户设备在非连续接收周期的非激活时间(inactive time)中检测频间小区的方法和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电子株式会社;,未经三星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128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