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切削镶刀、切削工具以及切削加工物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80011212.3 | 申请日: | 2013-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361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酒井功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瓷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3B27/22 | 分类号: | B23B27/2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蒋亭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切削 工具 以及 加工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切削镶刀、切削工具以及切削加工物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在切削加工等中使用的切削工具,使用在刀夹上安装有切削镶刀的不重磨式的切削工具。在这样的切削工具中使用的切削镶刀一般构成为具有上表面、下表面以及侧面,且在上表面与侧面的交线部形成有刀刃。通过使该刀刃与金属部件这样的被切削材料接触,能够切削被切削材料。
在这样的切削工具中,提出了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切削镶刀那样,在上表面设置有与被切削材料的切屑抵接的突起(断屑突起)的结构。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切削镶刀中,通过使被切削材料的切屑与断屑突起抵接,由此使切屑弯曲成发条状,利用弯曲时施加于切屑的弯曲应力切断切屑。
另外,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切削镶刀具有两个断屑面,以便应对小进刀量时以及大进刀量时的切屑宽度的不同。由此,能够形成可切削加工范围大的切削镶刀。
近年来,要求在更大范围的切削条件下进行良好的切屑处理的切削镶刀。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切削镶刀中,难以进行更大范围的切削加工。其原因在于,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切削镶刀中,突起呈椭圆球形状,因此切屑与突起点接触。在突起呈椭圆球形状的情况下,在进行低进给加工时,与进给量的微小变化相应地在曲面的适当位置以适当的角度使切屑弯曲。然而,在进给量大且进刀量也大的情况下,切屑容易越过椭圆球形状的突起。因此,即使在与进给量相应地具备两个球面形状的突起的情况下,在进给量大并且进刀量大时,也会产生切屑越过突起并伸长从而损伤加工面、或者缠绕在工具刀夹上的问题。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1100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基于本发明的一方式的切削镶刀呈多边板形状,具有上表面、下表面、以及位于所述上表面以及所述下表面之间的侧面,在所述上表面与所述侧面的交线部形成有刀刃。所述上表面具有沿着所述刀刃设置的断屑槽、以及位于比该断屑槽靠内侧的位置的凸部。
该凸部包括:主体部,其具有平坦的上端面;第一突出部,其从该主体部朝向所述上表面的角部突出;第二突出部,其从该第一突出部朝向所述角部突出,且该第二突出部距离所述下表面的高度比所述第一突出部的上端低;以及第三突出部,其从该第二突出部朝向所述角部突出,且该第三突出部距离所述下表面的高度比所述第二突出部的上端低。
另外,所述第二突出部以及所述第三突出部的上端的高度在朝向所述角部的方向上均是恒定的。所述第一突出部与所述第二突出部通过平坦的倾斜面、即第一壁面连接,所述第二突出部与所述第三突出部通过凸曲面形状的第二壁面连接,所述第三突出部的前端与所述断屑槽通过凸曲面形状的第三壁面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切削镶刀的立体图。
图2是从X方向观察图1所示的切削镶刀时的俯视图。
图3是放大图1所示的切削镶刀中的区域A的放大立体图。
图4是放大图3所示的切削镶刀中的区域B的放大立体图。
图5是放大图1所示的切削镶刀的Y-Y剖面的包含第一突出部、第二突出部以及第三突出部的区域的放大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切削方法的工序图。
图7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切削方法的工序图。
图8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切削方法的工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切削镶刀>
以下,使用附图对一实施方式的切削镶刀进行详细说明。其中,为了方便说明,以下参照的各附图仅简化示出实施方式的构成部件中的、对于说明本发明必要的主要部分。因此,本发明的切削镶刀可以具备本说明书参照的各图中未示出的任意的构成部件。另外,各图中的部件的尺寸并非原样表现实际的构成部件的尺寸以及各部件的尺寸比例等。
如图1~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切削镶刀1的俯视时的形状呈四边形状,更具体而言具备菱形状的上表面3以及下表面5。另外,在上表面3与下表面5之间具备分别与这些面连接的四个侧面7。上表面3与下表面5以俯视时相互重合的方式呈大致相同形状。因此,位于上表面3与下表面5之间的四个侧面7分别形成为相对于上表面3以及下表面5垂直。切削镶刀1利用所述上表面3、下表面5以及侧面7构成为多边板形状,具体而言构成为四边板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瓷株式会社,未经京瓷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112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床
- 下一篇:表面被覆切削工具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