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的导线布置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80010833.X | 申请日: | 2013-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373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泷下隆太;菊池幸久;今井克;青木敬三 | 申请(专利权)人: |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2/20 | 分类号: | H01M2/20;H01M10/48 |
代理公司: | 北京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8 | 代理人: | 吴立;文琦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导线 布置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线布置装置,该导线布置装置有利地用于设置有电池的电动汽车。
背景技术
在利用电动机驱动的电动汽车、利用发动机和电动机两者驱动的混合动力汽车等中,电源装置被安装成用于电动机的驱动源。该电源装置包括:电池组,该电池组构造成使得多个电池在相反的方向上相互交替地重叠,每个电池都在一端处设置有正电极(正端子)并在另一端处设置有负电极(负端子);和导线布置装置(或汇流条模块),该导线布置装置(或汇流条模块)安装在该电池组上(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
图5是传统的导线布置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平面图,并且图6是设置有传统的导线布置装置的电池组的平面图。
如图5所示,导线布置装置501作为一个整体通过塑性模制形成,并包括:电压检测导线容纳部503;端子容纳室509,该端子容纳室509用于容纳电池的正端子505和负端子507;和电压检测导线引导部511,该电压检测导线引导部511用于使电压检测导线容纳部503与端子容纳室509互连(例如,参见专利文献2)。
端子容纳室509是包括多个容纳腔513的组件,并具有盒状形状,各个容纳腔513的上面开口在该盒状形状中开口。每个容纳腔513都在其底部中形成有:正端子孔515,该正端子孔515用于使电池的正端子505穿过该正端子孔515;和负端子孔517,该负端子孔517用于使相邻电池的负端子507穿过该负端子孔517。
在电池组519中,正端子505与负端子507借助于由导电金属板形成的汇流条521联接,从而形成用于使电池与相邻电池串联连接的电路。以同样的方式,所有其他端子容纳室509中的正端子505与负端子507借助于汇流条521联接,从而形成用于使所有电池串联连接的电路,并且可获得高的直流电压。
在导线布置装置501中,电压检测导线525经由电压检测端子523连接至各个容纳腔523中的汇流条521。为了从每个电池引出电压检测导线525,电压检测导线引导部511形成在电压检测导线容纳部503与端子容纳室509之间。电压检测导线525布置在该电压检测引导部511中,以便不与其他电压检测导线525直接接触。
多个容纳室513中最靠近第一连接器527的容纳室513的电压检测导线引导部511连接至多个电压检测导线容纳部503中最靠近该容纳室503的电压检测导线容纳部503。然后,第二靠近第一连接器527的容纳室513的电压检测导线引导部511连接至第二靠近该容纳室513的电压检测导线容纳部503。通过重复这样做,将多个电压检测导线525在不相互交叉的情况下从端子容纳室509整齐地布置到电压检测导线容纳部503。
如图6所示,电池组519包括平行的一对第一端子排529和第二端子排531,在该一对第一端子排529和第二端子排531中,电池的正端子505与负端子507交替布置。在第一端子排529和第二端子排531中,一组正端子505与相邻的负端子507借助于上述汇流条521连接。在设置于第一端子排529上的导线布置装置501中,电压检测导线525连接至靠近第一端子排529的第一连接器527,并且在设置于第二端子排531上的导线布置装置533中,电压检测导线525连接至靠近第二端子排531的第二连接器535。第一连接器527和第二连接器535连接至未示出的电池监测单元,从而传送各个汇流条521的电压数据。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No.JP-A-2010-170884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公开No.JP-A-2011-70846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如图7A和7B所示,在传统的导线布置装置501和533中,被分别容纳在电压检测导线容纳部503中的电压检测导线525彼此干涉,但它们简单地平行重叠。因此,由导线的在附图中的箭头标志的方向上的张紧和摩擦引起的负载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矢崎总业株式会社,未经矢崎总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1083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在天线装置和无线电通信装置之间的连接结构
- 下一篇:发光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