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产生用于癌症治疗的T细胞持续性群体的组合物和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380010725.2 | 申请日: | 2013-02-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599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9 |
| 发明(设计)人: | M·J·弗莱高尔特;Y·赵;J·苏古勒;C·H·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宾夕法尼亚大学董事会 |
| 主分类号: | C07H21/04 | 分类号: | C07H21/04;A61K48/00;A01N6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赵蓉民 |
| 地址: | 美国宾夕***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产生 用于 癌症 治疗 细胞 持续性 群体 组合 方法 | ||
1.编码嵌合抗原受体(CAR)的分离的核酸序列,其中所述CAR包括抗原结合结构域、铰链结构域、跨膜结构域、共刺激信号传导区和CD3ζ信号传导结构域,并且进一步其中当所述CAR转导进T细胞时,所述CAR对以下中的至少一个有贡献:所述转导的T细胞的不依赖抗原的活化增加、所述转导的T细胞的平均细胞体积(MCV)增加、所述转导的T细胞的细胞群体扩张增加、所述转导的T细胞的增殖增加、所述转导的T细胞的子代数目增加、效应器细胞因子分泌增加、粒酶的表达持续、所述转导的T细胞群体的体外持久性增加、或所述转导的T细胞群体的体内持久性增加。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的核酸序列,其中所述铰链结构域是IgG4铰链结构域。
3.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的核酸序列,其中所述抗原结合结构域是抗cMet结合结构域,所述铰链结构域是IgG4,所述跨膜结构域是CD28跨膜结构域,和所述共刺激信号传导区是CD28信号传导区。
4.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离的核酸序列,其中所述CAR包括SEQ ID NO:1的氨基酸序列。
5.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的核酸序列,其中所述抗原结合结构域是抗间皮蛋白结合结构域,所述铰链结构域是IgG4铰链结构域,所述跨膜结构域是CD28跨膜结构域,和所述共刺激信号传导区是CD28信号传导区。
6.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离的核酸序列,其中所述CAR包括SEQ ID NO:2的氨基酸序列。
7.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的核酸序列,其中所述抗原结合结构域是抗CD19结合结构域,所述铰链结构域是IgG4铰链结构域,所述跨膜结构域是CD28跨膜结构域,和所述共刺激信号传导区是CD28信号传导区。
8.权利要求7所述的分离的核酸序列,其中所述CAR包括SEQ ID NO:3的氨基酸序列。
9.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的核酸序列,其中所述抗原结合结构域是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
10.T细胞,其包括编码嵌合抗原受体(CAR)的核酸序列,所述CAR包括抗原结合结构域、铰链结构域、跨膜结构域、共刺激信号传导区和CD3ζ信号传导结构域,并且其中当所述CAR转导进T细胞时,所述CAR对以下中的至少一个有贡献:所述转导的T细胞的不依赖抗原的活化增加、所述转导的T细胞的平均细胞体积(MCV)增加、所述转导的T细胞的细胞群体扩张增加、所述转导的T细胞的增殖增加、效应器细胞因子分泌增加、粒酶的表达增加、所述转导的T细胞的子代数目增加、所述转导的T细胞群体的体外持久性增加、或所述转导的T细胞群体的体内持久性增加。
11.权利要求10所述的T细胞,其中所述铰链结构域是IgG4铰链结构域。
12.权利要求10所述的T细胞,其中所述抗原结合结构域是抗cMet结合结构域,所述铰链结构域是IgG4铰链结构域,所述跨膜结构域是CD28跨膜结构域,和所述共刺激信号传导区是CD28信号传导区。
13.权利要求12所述的T细胞,其中所述CAR包括SEQ ID NO:1的氨基酸序列。
14.权利要求10所述的T细胞,其中所述抗原结合结构域是抗间皮蛋白结合结构域,所述铰链结构域是IgG4铰链结构域,所述跨膜结构域是CD28跨膜结构域,和所述共刺激信号传导区是CD28信号传导区。
15.权利要求14所述的T细胞,其中所述CAR包括SEQ ID NO:2的氨基酸序列。
16.权利要求10所述的T细胞,其中所述抗原结合结构域是抗CD19结合结构域,所述铰链结构域是IgG4铰链结构域,所述跨膜结构域是CD28跨膜结构域,和所述共刺激信号传导区是CD28信号传导区。
17.权利要求16所述的T细胞,其中所述CAR包括SEQ ID NO:3的氨基酸序列。
18.权利要求10所述的T细胞,其中所述抗原结合结构域是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
19.权利要求10所述的T细胞,其中当所述抗原结合结构域结合其相应的抗原时,所述细胞显示抗肿瘤免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宾夕法尼亚大学董事会,未经宾夕法尼亚大学董事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1072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抗原诱导的双功能互补作用
- 下一篇:渗流式莫来石及其形成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