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杀菌剂组合物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80010672.4 申请日: 2013-02-22
公开(公告)号: CN104135856A 公开(公告)日: 2014-11-05
发明(设计)人: 石井美和;冈彻;中山喜光;鸟居真澄;杉森优;高柴正悟;前田博史;峰柴史;平井公人 申请(专利权)人: 新时代技研株式会社;太阳星光齿磨公司;国立大学法人冈山大学
主分类号: A01N25/00 分类号: A01N25/00;A01N25/34;A01N59/12;A01N65/36;A01P3/00;A01P1/00;A61K31/79;A61P1/02;A61P31/02
代理公司: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代理人: 蒋亭
地址: 日本*** 国省代码: 日本;JP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杀菌剂 组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颖的杀菌剂组合物、该杀菌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以及利用该杀菌剂组合物的杀菌方法,所述杀菌剂组合物可以通过使用含有超微细气泡的水来进行在环境中的各种有机物污物存在下的杀菌、或者生物膜中的杀菌。

背景技术

杀菌剂被广泛用于工业、化妆品、食品加工、药品、农业、乳业等所有的领域中。其种类涉及多个方面,例如,作为医疗、食品领域中使用的杀菌剂,包括氯系杀菌剂、碘系杀菌剂、过氧化物系杀菌剂、醛系杀菌剂、酚系杀菌剂、双胍系杀菌剂、汞系杀菌剂、醇系杀菌剂、季铵盐系杀菌剂、两性表面活性剂系杀菌剂等。

但是,这些杀菌剂中的大部分对于由蛋白质等有机物所致的污物、覆盖有多糖、蛋白质等的生物膜显示出杀菌力的显著下降。因此,使实验体系的杀菌评价和现场使用体系的杀菌评价产生偏差,致使所杀菌增殖,而成为感染的原因。特别是,生物膜有时在生活环境和产业上引起重大问题而受到关注。例如,成为居住环境中厕所、厨房、浴室等的粘液、堵塞、恶臭的原因而产生不快感。有时还会因在温泉设施等的循环式浴槽内形成的生物膜中的细菌而引起感染症。另一方面,作为产业上的问题,有时会因在下水道管、船底形成生物膜而引起腐蚀,有时工厂生产线上的生物膜也会成为引起微生物污染的原因。关于医疗方面,在透析等的导管、内窥镜、隐形眼镜等医疗器具上所形成的生物膜成为感染源,或因在皮肤等的人体组织形成生物膜而引起疾病。常见的有在人体口腔内形成于牙齿上的生物膜、即所谓的牙菌斑(牙垢)成为引起龋齿、牙周病的原因。关于食品方面,在蔬菜等生鲜食品、加工食品原料及料理器具上形成的生物膜成为腐败、食物中毒的原因。为了应对这些问题,现状是规定的实际使用浓度远高于通过实验体系得到的杀菌浓度。

作为提高对生物膜的渗透性的方法,提出了并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专利文献1、2、3)。但是,这些公知技术中存在问题。例如,在实际使用时规定的浓度远高于假定存在有机物污物并通过实验体系得到的杀菌浓度,但是即使规定为高浓度,也不能杀灭过量的污物中、生物膜中存在的菌,并且从生物体、环境安全方面考虑也是不优选的。此外,即使在有机物污物中也不丧失杀菌、抗菌活性的甘油脂肪酸酯存在对革兰氏阴性菌不具有抗菌性的缺点(非专利文献1)。因此,提出了并用对革兰氏阴性菌具有杀菌力的螯合剂即乙二胺四乙酸来弥补甘油脂肪酸酯的缺点的方案(专利文献4、5、6),但是乙二胺四乙酸会与次氯酸或其盐反应,使有效氯浓度减少,而产生导致杀菌力下降等配方的组合受到限制这样的配合自由度的问题。此外,作为提高对生物膜的渗透性的方法,提出了并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方案(专利文献1、2、3),但是在与阳离子性杀菌剂并用时存在因电性相互作用而导致杀菌力减弱等配合自由度的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06990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182663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6-312588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1997-278610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表2003-528820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1987-269673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香粧品 防腐·殺菌剤の科学(中文译文:香妆品 防腐·杀菌剂的科学)》,John·J·Crowley编,吉村孝一·泷川博文译FRAGRANCE JOURNAL公司1990年4月10日发行249~263页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在有机物存在下显示优异杀菌效果并且对生物膜也显示优异杀菌效果的杀菌剂组合物、该杀菌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以及使用该杀菌剂组合物的杀菌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涉及一种杀菌剂组合物,其包含:含有众数粒径(mode diameter)为500nm以下的超微细气泡的水、和杀菌成分。在优选方式中,每1mL中的具有超微细气泡的众数粒径的粒子的个数即“众数粒子密度”为1万个以上。此外,在另一种优选方式中,每1mL中的微细气泡粒子的总数即“总粒子密度”为100万个以上。此外,每1mL中的粒径为1000nm 以下的超微细气泡的数量、即粒径为1000nm以下的超微细气泡密度优选为100万个以上。

上述超微细气泡的内部可以是选自空气、氧气、氢气、氮气、二氧化碳、氩气、氖气、氙气、氟化气体、臭氧及不活泼气体中的1种或2种以上气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时代技研株式会社;太阳星光齿磨公司;国立大学法人冈山大学,未经新时代技研株式会社;太阳星光齿磨公司;国立大学法人冈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106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