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离合器摩擦衬片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80010103.X | 申请日: | 2013-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367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L·阿达姆克扎克;J-P·布托;P·德热里;D·德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瓦莱奥摩擦材料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13/68 | 分类号: | F16D13/68;F16D69/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李丽 |
地址: | 法国*** | 国省代码: | 法国;F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合器 摩擦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摩擦衬片的制造方法,所述摩擦衬片用于装配于机动车离合器、特别是双离合器的摩擦盘。
背景技术
双离合器能使机动车发动机轴与可以是自动化类型的变速器的同轴的两个输入轴中的一个或另一个接合。
因此,双离合器可改变速比,同时保持发动机扭矩传递到机动车车轮。实际上,两个离合器分别连接于偶数档速比和奇数档速比。在改变速比时,第一离合器分离而第二离合器接合,使得发动机扭矩逐渐从第一离合器输送到第二离合器。
每个离合器包括一种机构,所述机构包括膜片,膜片用于与同发动机轴和盖一体转动的压盘相配合。每个膜片可利用相应的离合器分离轴承在息止位置和工作位置之间移动。根据离合器类型,膜片的工作位置相应于发动机轴和变速器的接合或分离,而膜片的息止位置相应于这些轴的分离或接合。则分别称为常开离合器和常闭离合器。
离合器分离轴承由被电子计算机操纵的执行机构控制,以对膜片施加预定的作用力及使膜片在给定距离上移动。
每个离合器的由相应的膜片促动的压盘,用于使配有摩擦衬片的摩擦盘紧靠在与发动机轴相连的反作用盘上。可为每个离合器设置一反作用盘。在变型中,使用为两个离合器所公用的单一反作用盘,该单一反作用盘安装在两个摩擦盘之间。
摩擦衬片用于与压盘和反作用盘的相对材料进行接触。
每个摩擦盘与变速器的一输入轴连在一起转动,每个反作用盘与同发动机轴连接的惯性飞轮一体转动。因此,摩擦盘被压紧在对应的压盘及反作用盘之间,这允许在发动机轴和相关联的变速器的轴之间传递扭矩。
离合器中的仅一个必须传递扭矩。在相反的情况下,变速器处存在卡塞的危险,因此存在车轮卡塞的危险。
摩擦衬片通常由环形的摩擦体组成,摩擦体由纤维材料、粘合剂和填料形成。例如通过挤压或胶接,将摩擦体固定在支承件上,支承件由环形金属片体(clinquant)形成。
在摩擦盘的每个径向表面上都固定有一个摩擦衬片,相应的压盘和反作用盘的相对材料会抵靠在摩擦衬片的摩擦体上。
工作中,摩擦衬片经受很大的机械和热应力。另外,差动热膨胀可出现在摩擦体和用作支承件的片体之间。这可能引起摩擦衬片脱离或破裂,从摩擦衬片脱落的碎块可能卡塞双离合器中的一个、甚至两个离合器机构,离合器机构则可向变速器的两个输入轴同时传递扭矩,致使变速器和车轮卡塞。
为避免发生这种情况,专利申请FR 2 927 966提出了一种摩擦衬片,其环形体具有第一径向壁和第二径向壁,所述第一径向壁固定于片体,所述第二径向壁与第一径向壁相对,第二径向壁中设有槽。槽分别通过机械加工或通过激光加工获得,这使得时间比较长且成本比较高。
这些槽使得万一发生爆裂,摩擦体的碎块的尺寸较小,不会发生引起双离合器的离合器机构之一被卡塞的危险。
设在摩擦体上的槽在工作中还允许产生气动作用力,在分离阶段,气动作用力有利于摩擦盘相对于压盘和反作用盘分离。槽的几何形状可以根据要产生的气动作用力来调整。
这些槽还可用来更容易除去摩擦体磨损所产生的碎粒,或者甚至用于改善热交换,以降低摩擦体和/或支承件的温度。
一般来说,这些槽还有助于减少摩擦衬片变形,确保摩擦衬片的平整度,因而有助于降低过早损坏的危险及提高离合器的性能。
本申请人所进行的研究表明,在摩擦衬片的非变形性和平整度方面,如果槽同时开通到外部并且开通到支承件对面,即如果槽完全贯穿摩擦体,那么,槽总体上更为有效。
但是,现有技术并没有提出任何简单且成本不高的允许制造在槽底部没有摩擦材料、即其槽开通到相应的支承件对面的摩擦衬片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尤其旨在提供对该问题的一种简单、有效和经济的解决方案。
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制造离合器摩擦衬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工序:
-制备摩擦体,摩擦体具有至少一个仅开通到摩擦体的第一表面的槽,
-通过使摩擦体的第一表面粘合在支承件上,来将摩擦体固定在支承件上,
-加工摩擦体的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直至所述槽开通到摩擦体的第二表面处。
这样,在生产工艺结束时,摩擦体被固定在支承件上,且具有至少一个槽,所述槽开通到外部即开通到第二表面处,并且开通到支承件上即开通到第一表面处。因此,摩擦衬片在槽底部没有摩擦材料,从而可在工作中限制摩擦衬片变形及提高其平整度。
当然,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双离合器的技术领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瓦莱奥摩擦材料公司,未经瓦莱奥摩擦材料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1010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