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D型望远瞄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09748.1 | 申请日: | 2013-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4642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30 |
发明(设计)人: | 詹姆斯·A·米利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詹姆斯·A·米利特 |
主分类号: | F41G1/027 | 分类号: | F41G1/027;F41G1/12;F41G1/38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06 | 代理人: | 徐金国,吴启超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望远 瞄准 装置 | ||
相关申请案
本国际申请案主张于2012年3月5日提交申请的名称为“D-Scope Aiming Device”的美国申请案第13/412,506号的优先权。所述美国申请案的内容以全文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大致有关于一种瞄准装置,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具有电子强化目标获取能力的瞄准装置。
背景技术
当以枪炮进行长距离射击时,射击者首先必须基于目标距离(射程,Range),子弹飞行特性与重力造成的子弹落差(落差,Drop),及射击期间风所吹的横风分量(风力修正量,Windage),以确定射击解决方案。
一般来说,射击者会有一个贴在武器侧面的数值表,或者必须记住各种修正的数值,也即:在各种射程与风速的落差与风力修正量。射击者必须针对每一分量数值进行修正。为达到这个目的一般有二种方法可以运用。第一种是手动调整光学瞄准装置的转轮(turrets),使得瞄准装置中十字线可以让射击者指向修正后的目标位置。第二种可替代方法是由熟练人员运用一般所称的“补偿射击”(Holdover)。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有很多型式的光学瞄准装置都具有刻度的十字线。射击者基于这些刻度,瞄准目标物在十字线的不同位置。
在先前的专利中,针对“自动射击解决方案”(Automatic Firing solution)问题有提及许多“光学解决方案”(Optical solution),然而很少解决方案可以在市场中存活,原因是自动移动光学组件需要高成本,且在武器的重复撞击下,很难维持准确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包括:影像传感器及镜头以获取瞄准装置中瞄准目标物的视频影像;影像处理器;倾斜传感器以感测瞄准装置的重力;显示组件以显示影像传感器所获取,并经过影像处理器处理后的视频影像;接目镜头以让使用者可以查看显示组件;压力及温度传感器以感测大气状态及适当构件以放置所述组件。
本发明提供一种完整的“固态数字”(solid state digital)及“免手持”(hands free)解决方案,以达成在长射程下精准射击武器的任务。射击者可以在射击时手不离开武器的情况下,借着轻易地倾斜武器从一边到另一边,以输入长射程射击所需的所有信息。
预定的临界角度用以定义倾斜功能。为了便于解释,举例来说临界角度为10度。如果武器在任何方向,也即向左或向右的倾斜角度低于10度,则对风力修正量调整进行计算。风力修正量的调整量表示方式为在显示给射击者查看的视频影像中,迭加一个沿着十字瞄准线的适当符号,以定义瞄准点。如果在任意方向的倾斜角度大于10度,则射程数值迭加在视频影像中,且依据倾斜角度大于10度的方向与大小渐进地增加或减少数值。如果视野范围(也即放大倍率)在前透镜与影像传感器所定义的极限视野范围内,则呈现给射击者的视频影像中,视野范围是依据射程数值同时增加或减少。
射程测距刻度环也迭加于视频影像上。这个刻度环表示预定目标尺寸。如果视野范围大于刻度环最小值,则刻度环在显示组件中保持固定尺寸。如果视野范围为最小值,则射程测距刻度环的大小会依据射程设定而渐进地调整至较小的尺寸。为了找到与目标的距离,射击者只要通过向左或向右倾斜武器大于10度,调整射程设定,直到目标物与射程测距刻度环相符。
如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一种没有可见的外部控制器的耐用瞄准装置。长射程射击所需的所有弹道计算结果是依据内部传感器及设定自动执行,而内部传感器及设定均通过倾斜武器来执行,且藉此得以简单且简易的显示结果呈现,以利于使用瞄准装置。
附图说明
除了上述的陈述,当参照后续详细说明,本说明书将更能完整了解且目的将更明显。参考附图进行相关发明说明,图中:
图1是图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剖面视图。
图2是图示众多可能的视频影像迭加的其中之一代表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第1图,第1图是图示本发明的瞄准系统100的一实施例的代表剖面视图。当然,根据瞄准装置的实际使用状态也可以使用其它配置装置看,例如:用于来复枪,手枪,或需要手动瞄准的其它型态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詹姆斯·A·米利特,未经詹姆斯·A·米利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097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