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运行负压发生器的方法以及负压发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09115.0 | 申请日: | 2013-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148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发明(设计)人: | 托马斯·霍莱切克;托马斯·艾西尔;哈拉尔德·库奥尔特;克里斯蒂安·弗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J.施迈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F5/52 | 分类号: | F04F5/52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3 | 代理人: | 李少丹;许伟群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运行 发生器 方法 以及 发生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运行负压发生器的方法,其中所述负压发生器借助加压流体来产生负压。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负压发生装置。
为了运行负压操作装置如抓取装置或者夹紧装置,已知了负压发生器,例如所谓的喷射器,其借助压缩空气来操作并且基于压缩空气输送而在抽吸接头中提供负压。在这种喷射器中,例如借助文丘里喷嘴来从压缩空气流中产生负压。在下面的情况中,将抽吸接头中出现的、在环境压力之下的压力称为负压。
对于运行所述负压发生器,已知的是,并非不中断地进行压缩空气输送,而是分时段地将压缩空气输送去激活。此外已知的是,监控抽吸接头中产生的负压并且用于调节负压发生器。用于产生负压的压缩空气输送于是可以根据抽吸接头中主导的负压而被激活和去激活。这允许在借助负压操作装置的运行中降低负压发生器的压缩空气消耗,其方式是当抽吸接头中的负压达到保持值时,将压缩空气输送去激活。当抽吸接头中的负压(例如由于泄漏)升高到调节值时,可以又进行激活。
在负压发生器的运行中,对于能耗的监控是所希望的,因为能效的劣化导致不希望的成本。在此要注意的是,在负压系统中的附加的测量装置会导致易发故障或者导致泄漏。
本发明所基于的任务是,在负压发生器的情况下用简单的方式来实现对能效的可靠监控。
该任务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运行负压发生器的方法、以及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负压发生装置来解决。
本发明涉及负压供给装置,其通过使用加压流体来产生抽吸作用,所述加压流体例如由加压流体供给装置来提供。这种负压发生器通常具有用于输送加压流体的压力通道以及用于负压操作装置的负压供给的抽吸接头。此外,通常设置有出口,加压流体以及通过抽吸接头抽吸的流体或者空气可以通过该出口排出。
为了运行负压发生器,实施工作周期,其中在一个工作周期期间至少将加压流体输送激活一次,即允许加压流体至负压发生器的输送,并且加压流体输送随后又被去激活至少一次,即被禁止。
根据本发明,在工作周期中测量激活持续时间,在工作期间在该激活持续时间上加压流体输送是激活的。
本发明所基于的思想是,在工作周期中确定如下持续时间:在该持续时间上加压流体被输送给负压发生器用于产生抽吸效应。在该持续时间上,负压发生器例如从加压流体供给装置提取能量,其中该加压流体供给装置提供加压流体。这能够实现确定关于在负压发生器运行中能耗的信息。如下面还要进一步阐述的那样,例如可以识别出系统的劣化和/或例如从压力数据中完全地确定能耗。激活持续时间可以是在加压流体输送的接通时刻和关断时刻之间的相关联的时间间隔。然而也可能的是,在工作周期中的激活持续时间由多个分别关联的激活持续时间区段组成,所述激活持续时间区段彼此间被具有去激活的压缩空气输送的时间区段中断。
持续时间的测量尤其是借助时间测量装置来进行,该时间测量装置优选集成在负压发生器本身中。然而外部的监控装置也是可能的。
由于提早识别出能效的劣化,可以及时地或者预防性地引起维护工作或者维修工作。于是,可以避免由于低能效导致的不希望的故障和增大的成本。
对于激活持续时间上的能效的确定允许省去附加的传感器如体积流量计。然而,附加的传感器对于其他的扩展方案是有意义的。总体上,可以提供具有低的易受干扰性的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用于运行通过加压流体输送来驱动的负压发生器。加压流体输送在此可以被激活和去激活。在加压流体输送的激活状态中,通过抽吸接头来进行抽吸并且于是必要时产生负压。在此,加压流体通过压力通道流向负压发生器。在去激活状态中,禁止加压流体的流动。然而,在此并未排除的是,在压力通道中继续有静态压力的加压流体。例如,负压发生器可以具有与压力通道相关的供给阀,使得可以禁止和允许通过压力通道的加压流体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J.施迈茨有限公司,未经J.施迈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091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