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氧化碳回收装置以及二氧化碳回收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380008902.3 | 申请日: | 2013-05-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640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 发明(设计)人: | 丰岛明彦;大前伸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趯易科技服务;丰岛明彦 |
| 主分类号: | C01B31/02 | 分类号: | C01B31/02;B82Y40/00 |
| 代理公司: |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1234 | 代理人: | 桑丽茹 |
| 地址: | 日本国大阪***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二氧化碳 回收 装置 以及 系统 | ||
1.本发明的二氧化碳回收装置,其特征是:
将碳氧化物气体中的CO2气体作为碳源,采用微波等离子体CVD法,是制造多壁碳纳米管、碳洋葱和碳纳米中的任意一种的装置,具备
微波振荡器;
微波波导管;
设置在上述微波波导管内部的反应管,即气体导入管和排气管在上述微波波导管内折返的反应管;以及
设置在上述气体导入管内壁的陶瓷加热器;
在上述反应管的折返部位产生微波等离子,使生成的多壁碳纳米管、碳洋葱和碳纳米中的任意一种沉积在上述排气管的内壁上。
2.本发明的二氧化碳回收装置,其特征是:
将碳氧化物气体中的CO2气体作为碳源,采用微波等离子体CVD法,是制造多壁碳纳米管、碳洋葱和碳纳米中的任意一种的装置,具备
微波振荡器;
微波导波用同轴电缆;
设置在邻近于上述微波导波用同轴电缆的反应管,即气体导入管和排气管折返在邻近于上述微波导波用同轴电缆的反应管;
以及设置在上述气体导入管内壁的陶瓷加热器;
在上述反应管的折返部位产生微波等离子,使生成的多壁碳纳米管、碳洋葱和碳纳米中的任意一种沉积在上述排气管的内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记载的二氧化碳回收装置,具有以下特征:
上述反应管是U形管,一侧作为气体导入管,另一侧作为排气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记载的二氧化碳回收装置,具有以下特征:
上述反应管是直径不同的2根管,直径小的一侧作为气体导入管,直径大的一侧作为排气管,将气体导入管插入排气管。
5.根据权利要求3或权利要求4所记载的二氧化碳回收装置,具有以下特征:
上述反应管所涉及的上述气体导入管,呈螺旋形或蜿蜒形状,使气体的流动路径变长。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的权利要求项所记载的二氧化碳回收装置,具有以下特征:
上述陶瓷加热器是碳化硅(SiC)陶瓷加热器。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的权利要求项所记载的二氧化碳回收装置,具有以下特征:
上述陶瓷加热器是通过微波辐射达到升温的。
8.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的权利要求项所记载的二氧化碳回收装置,具有以下特征:
上述反应管内的压力为100~200Pa。
9.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的权利要求项所记载的二氧化碳回收装置,具有以下特征:
上述反应管使用的是从石英玻璃、不透明石英玻璃、陶瓷材料和金属材料中选择的材料形成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二氧化碳回收装置,具有以下特征:
上述微波导波用同轴电缆的尺寸是长度为400mm以下,宽度为200mm以下,高度为100mm以下。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二氧化碳回收装置,具有以下特征:
上述微波波导管中设有微波整合器。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记载的二氧化碳回收装置,具有以下特征:
上述微波导波用同轴电缆设有同轴型的三短截线调谐器。
13.本发明的二氧化碳回收系统,其特征是:
是将权利要求1~12中任意的权利要求项所记载的二氧化碳回收装置进行多段设置的系统,将前段的CO2回收装置中的排气管与后段的CO2回收装置中的气体导入管连接在一起。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记载的二氧化碳回收系统,具有以下特征:
设置了CO的分解装置,去除从前段的CO2回收装置中的排气管排出的气体中的一氧化碳(CO),然后导入后段的CO2回收装置中的气体导入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趯易科技服务;丰岛明彦,未经株式会社趯易科技服务;丰岛明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0890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