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产PET泡沫体的方法和采用所述方法获得的PET泡沫体有效
| 申请号: | 201380007688.X | 申请日: | 2013-01-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040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 发明(设计)人: | L·劳里;R·布雷山;L·阿里贝塔;E-L·M·彼得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迪亚布国际股份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L67/02 | 分类号: | C08L67/02;B29C44/34;C08J9/00;C08J9/14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陈季壮 |
| 地址: | 瑞典拉*** | 国省代码: | 瑞典;SE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生产 pet 泡沫 方法 采用 获得 | ||
本发明涉及生产PET泡沫体的增强的方法。
本发明还延伸到采用这一方法获得的PET泡沫体和由这些泡沫 体获得的发泡材料的物体。
本发明的领域是生产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泡沫体,所述泡 沫体通常用于采用许多类型的加工来生产面板,使得它们适合于作为 用于各类夹层结构且还具有绝热功能的“芯材”。
为了给予PET接收发泡剂的所需的一致性,用均苯四酸酐和其他 交联剂使PET链扩链是已知的,从而获得发泡且稳定的泡沫体。结果, 在泡沫体的随后的挤出段期间,可出现或多或少严重的聚合物降解现 象,在任何情况下,这代表最终产品质量的问题。
在环氧化物存在下制备通过光敏催化剂交联的热塑性聚合物泡沫 体也是已知的(US 6,323,251),其中在注入发泡剂的下游,尤其在挤出 的外部进行环氧化物的交联反应。该已知方法因此不适合于提供形成 具有最终产品所需的一致性的泡沫体。另外,光敏催化剂仅仅在泡沫 体的表面层上起作用,这不允许交联反应还在发泡物料内部发生。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适合于获得PET泡沫体的方法,与已知 方法不同的是,它具有在挤出机出口处稳定的特性,然而PET链的结 构没有改变。
通过分别根据权利要求1,10和11的本发明的方法,PET泡沫体 和发泡材料,来实现这些和其他目的。在其余权利要求中列出了本发 明的优选实施方案。
与已知技术的方法相反,本发明提供了提供稳定PET泡沫体的优 点,其中该聚合物链的结构保持不变。该体系还具有粘弹性特征,这 允许PET/环氧均聚物的混合物接收发泡剂的发泡作用,只要泡沫体的 最内部和最深层也具有显著的厚度即可。
根据在附图中的图内阐述的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的下述说明作 为非限制性实施例,本发明的这些和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似乎是显 而易见的。
在这些中:
-图1阐述了进行本发明方法所使用的挤出机的流程图;
-图2和3阐述了与其中使用不同催化剂或者不使用催化剂的那些 相比,当在咪唑及其衍生物存在下活化时,环氧树脂的放热均聚反应;
-图4阐述了评价在图2中加工的样品中环氧树脂交联的DSC(差 示扫描量热法)的图表;和
-图5代表在PET热塑性基体内环氧均聚物的纳米分散体采用原 子力显微术(AFM)获得的图像。
图1中图示且进行本发明方法所使用的挤出机基本上分成用于熔 融和混合经料斗2喂入的PET物料10、催化剂和其他可能的添加剂 的步骤1,反应性挤出步骤3(环氧相的均聚),发泡剂的注入步骤6和 冷却步骤7。
所使用的PET尤其是适合于通过挤出加工的PET,其具有下述 化学式(I):
然后添加催化剂到PET中,根据本发明,所述催化剂由用下式(II) 表示的咪唑,咪唑衍生物及其混合物组成:
其中R1,R2,R3是芳族或脂族类型的无机或有机基团。
在本发明的方法中所使用的催化剂的一些非限制性实例是2-甲基 咪唑,2-乙基-4-甲基咪唑,1-苄基-2-甲基咪唑,1-甲基咪唑,1,2–二 甲基咪唑及其混合物。
可在适合于改进PET泡沫体的可加工性,外观和性能的本发明方 法中使用的添加剂当中,可单独或彼此结合提及下述:
·增塑剂
·颜料
·阻燃剂
·填料
·稳定剂
·表面活性剂
·成核剂
·纳米添加剂
本发明中使用的催化剂在液相内,和在挤出机的步骤1中,它在 PET物料内壁紧密地混合。如此获得的混合物然后从挤出机的螺杆(未 示出)朝随后的步骤3输送以供PET物料与催化剂接触并混合它们与 同样液态的环氧树脂的注入物4。
对于本发明来说,优选的环氧树脂是具有下式(III)的那些:
其中:
m和n是整数(0,1,2,3,..)
R1,R2和R3表示脂族或芳族基团,或无机链。
可在本发明的方法中使用的环氧树脂当中,可引证下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迪亚布国际股份公司;,未经迪亚布国际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0768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聚醚酰亚胺聚碳酸酯共混物
- 下一篇:一种聚酯组合物及聚酯薄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