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线束无效
申请号: | 201380007605.7 | 申请日: | 2013-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806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1 |
发明(设计)人: | 吉田博之;远山荣一;雄鹿达也;稻尾伸一;胜吕和晃 | 申请(专利权)人: |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R16/02 | 分类号: | B60R16/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8 | 代理人: | 吴立;文琦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线束。
背景技术
为了在混合动力汽车或电动车辆中互相电连接设备而使用高压线束;该设备具体地为:电动机单元、逆变器单元和蓄电池。
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线束具有用于互相电连接设备的三根电线和容纳并遮蔽这三根电线的总长度的大部分的金属管。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2004-171952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当如现有技术那样,线束的构造包括金属管(管状体)时,金属管在被截为要求长度后使用。因此,尖刺(包括毛刺等)可能沿金属管端部开口的缘出现。在接触电线的被覆时,尖刺可能造成它们的损坏。
附带地,由于金属管呈现圆形横截面轮廓,当置于平坦表面上时其易于滚动,这可能在三根电线(导电通路)插入金属管内时影响可操作性。金属管具有长的长度,并且如果在三根电线插入时金属管滚动,电线在电线入口排列的顺序可能与电线在电线出口排列的顺序不同,这可能也会影响可操作性。
如果在插入电箱的工作操作中发生了扭曲等,从管的端部中拔出的电线将不确定地沿参考方向,例如,水平面。除电线之外,橡胶电缆等也被认为易受不确定方向损坏。电线的扭曲将引起尺寸的变化,这将导致电线最终尺寸的变化。
即使通过使用夹具等抑制了金属管滚动,为了解决缺点,如上所述,附接和拆离该夹具的工作的操作花费了时间。虽然另一种可能的方法是在金属管上不使用夹具等来执行附加操作,但该附加操作将引起相应的成本增加。
本发明鉴于该情况构思,并且本发明将遇到的挑战是提供一种线束,该线束可通过防止尺寸的变化来确保稳定的质量,更不必说,抑制了施加在导电通路上的损坏,并且还可通过改善插入导电通路进行的操作的简易性和消除管状体上的附加操作来削减成本。
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描述的本发明的线束包括:一种线束,包括:一个或多个导电通路;管状体,所述一个或多个导电通路插入该管状体中;以及保护器,该保护器与所述管状体的端部接合,其中所述保护器具有端部接合部,该端部接合部与所述管状体的端部接合,以及滚动防止部,该滚动防止部用作不滚动地安装在预定安装表面的区域,该滚动防止部形成在所述端部接合部内。
在具有这样的特性的本发明中,即使管状体的端部出现尖刺,导电通路也不会受该尖刺影响。原因是线束具有将与管状体的端部接合的端部接合部。此外,在本发明下,即使当管状体在保护器保持与管状体的端部接合时被安装在预定的安装面,管状体也不滚动。此外,即使当导电通路被插入到管状体中时,扭曲也将变得不易发生。这是因为滚动防止部形成在端部接合部中。
根据第一方面的第二方面定义的本发明的线束,当一个或多个导电通路设置为一个时,该一个导电通路包括多个在预定方向排列的导体;当所述一个或多个导电通路设置为多个导电通路时,该多个导电通路在预定方向上排列;导电通路拔出孔形成在端部接合部中,该导电通路拔出孔作为所述一个或多个导电通路从所述管状体中被拔出的区域;并且导电通路拔出孔形成为保持所述预定方向上获得的所述排列的形状。
在具有这样的特性的本发明中,管状体的导电通路拔出孔将不会变得相对于预定的承载/定位平面的方向不定。原因是在第一方面中描述的扭曲的防止是有效的。此外,导电体的排列状态和导电通路的排列状态由形成在端部接合部内的导电通路拔出孔保持。
在根据第一或第二方面的第三方面定义的本发明的线束,滚动防止部形成为一个平面形状或多个平面形状。
在具有这样的特性的本发明中,即使当管状体在保护器保持与管状体的端部接合时被置于预定的承载/定位平面,该管状体也不滚动。原因是当放置线束时,滚动防止部使平面与相应的承载/定位平面接触。滚动防止部的形状不限于平面形状,并且滚动防止部形成为突出形状,例如,两个点接触,或三个点接触,也是有效的。本发明的滚动防止部还用作多种工作和处理操作的基准面。
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矢崎总业株式会社,未经矢崎总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076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