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组合的定向耦合器和阻抗匹配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06975.9 | 申请日: | 2013-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8167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发明(设计)人: | C·D·普莱斯蒂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04 | 分类号: | H04B1/0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1100 | 代理人: | 唐杰敏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 定向耦合器 阻抗匹配 电路 | ||
背景
领域
本公开一般涉及电子器件,尤其涉及无线设备。
背景
无线设备(例如,蜂窝电话或智能电话)可包括耦合到天线以支持双向通信的发射机和接收机。对于数据传送而言,发射机可用数据来调制射频(RF)载波信号以获得经调制RF信号,放大经调制RF信号以获得具有适当输出功率电平的输出RF信号,并将该输出RF信号经由天线传送给基站。对于数据接收而言,接收机可经由天线获得收到RF信号并可调理和处理收到RF信号以恢复由基站发送的数据。
无线设备可包括耦合到一个或更多个天线的一个或更多个发射机和一个或更多个接收机。期望实现在减少电路系统和成本的同时达成良好性能的发射机和接收机。
附图简要描述
图1示出能够与不同无线通信系统通信的无线设备。
图2示出无线设备的框图。
图3示出收发机的框图。
图4A、4B和4C示出带有包含集成/组合的定向耦合器和阻抗匹配电路的3端口输出电路的收发机的三种示例性设计。
图5A、5B和5C示出带有4端口输出电路的收发机的三种示例性设计。
图6示出带有连接在菊花链中的多个输出电路的无线设备。
图7示出带有连接在菊花链中的两个输出电路的无线设备。
图8A和8B示出输出电路的堆叠和并排电感器。
图9示出用于执行阻抗匹配和定向耦合的过程。
详细描述
以下阐述的详细描述旨在作为本公开的示例性设计的描述,而无意表示可在其中实践本公开的仅有设计。术语“示例性”在本文中用于表示“用作示例、实例或解说”。本文中描述为“示例性”的任何设计不必被解释为优于或胜过其他设计。本详细描述包括具体细节以提供对本公开的示例性设计的透彻理解。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明显的是,没有这些具体细节也可实践本文描述的示例性设计。在一些实例中,公知的结构和器件以框图形式示出以免湮没本文中给出的示例性设计的新颖性。
在本文中描述包括具有集成/组合的定向耦合器和阻抗匹配电路的输出电路的无线设备。定向耦合器是在第一端口处接收输入信号、向第二端口传递该输入信号的大部分并将该输入信号的一部分耦合到第三端口的电路。该定向耦合器还可在该第二端口处接收经反射信号并将经反射信号的一部分耦合到第四端口。阻抗匹配电路是将第一电路(例如,放大器)的输出阻抗匹配到第二电路(例如,天线)的输入阻抗的电路。阻抗匹配电路还可称为匹配电路、调谐电路等。集成/组合的定向耦合器和阻抗匹配电路可减少电路系统、尺寸和成本,并且还可改善无线设备的性能。
图1示出能够与不同无线通信系统120和122通信的无线设备110。无线系统120和122各自可以是码分多址(CDMA)系统、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系统、长期演进(LTE)系统、无线局域网(WLAN)系统、或某一其他无线系统。CDMA系统可实现宽带CDMA(WCDMA)、CDMA2000、或某一其他版本的CDMA。出于简化起见,图1示出了无线系统120包括一个基站130和一个系统控制器140,而无线系统122包括一个基站132和一个系统控制器142。一般而言,每个无线系统可包括任何数目的基站以及任何网络实体集合。
无线设备110还可称为用户装备(UE)、移动站、终端、接入终端、订户单元、站等。无线设备110可以是蜂窝电话、智能电话、平板计算机、无线调制解调器、个人数字助手(PDA)、手持设备、膝上型计算机、智能本、上网本、无绳电话、无线本地回路(WLL)站、蓝牙设备等。无线设备110可能够与无线系统120和/或122通信。无线设备110还可以能够从广播站(例如,广播站134)接收信号。无线设备110还可以能够从一个或更多个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中的卫星(例如,卫星150)接收信号。无线设备110可支持用于诸如LTE、CDMA2000、WCDMA、GSM、802.11等的无线通信的一种或更多种无线电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高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0697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