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医疗用管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06802.7 | 申请日: | 2013-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804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1 |
发明(设计)人: | 松本真梨子;松村阳一;宫内伟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钟化 |
主分类号: | A61L29/00 | 分类号: | A61L29/00;A61F9/007;A61L27/00;A61M2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金世煜;赵曦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插入例如泪道、血管等生物体内的医疗用管。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插入体内管腔等生物体内的医疗用管中,广泛采用在插入到生物体内的插入部件的表面形成具有润滑性的层(润滑性层)。认为通过设置这样的层,能够减少插入到生物体内的插入部件与生物体等接触时的阻力,提高医疗用管的插入性,或减少对患者造成的痛苦、对生物体的损伤等。
以下,以有时使用形成了上述润滑性层的治疗用管治疗泪道阻塞和血管内疾病等为例,对这些治疗等中使用的泪道管和闭塞导管的背景技术进行说明。
首先,对泪道管进行说明。该泪道管是在带来流泪症的泪道阻塞的治疗中使用的治疗用管。
然而,在该泪道阻塞的治疗中,有(i)利用泪道探针进行的检查、(ii)泪道管的留置、(iii)泪囊鼻腔吻合术(DCR)、(iv)泪小管成形术、(v)鼻泪管成形术、(vi)泪阜移动术等。
上述(i)利用泪道探针进行的检查是通过将称为探针的细管插入泪道内而使阻塞部位开通,重建泪液的流路。其后使用的(ii)泪道管是用于实现流路的维持和组织的重建而留置的泪道内插管器械。这些治疗是容易且微创的,所以大多作为第一治疗而进行。
与此相对,(iii)泪囊鼻腔吻合术(DCR)、(iv)泪小管成形术、(v)鼻泪管成形术、(vi)泪阜移动术,虽然效果高,但由于将面部切开或对骨开孔,所以创伤度相对高,作为最后方法来进行。
作为(ii)中使用的泪道管,广为普及的是被称为所谓的双节棍型泪道管(专利文献1)。该双节棍型泪道管由管和从管的两侧的切口插入的一对探针构成,操作探针而将泪道管引导并留置于泪道内。应予说明,如图2所示,泪道由泪点(21、22)、泪小管(23、24)、泪囊(26)、鼻泪管(27)等构成。在该泪道内插入双节棍型泪道管。
一直以来,在通常进行的泪道管的留置方法中,必须以试探的状态进行在泪道内的操作,由于盲目地操作插入泪道管的探针,所以正确地向弯曲或阻塞的泪道内插入并不容易。插入时感到大的阻力的情况下,很难判断这是由阻塞部的泪道壁和泪道管的摩擦引起的,或是由探针扎透泪道管所引起的,或是由假道的形成(正常的泪道以外开孔)引起的等,实际中形成假道的情况不少。
近年来,为了避免这些情况,边使用泪道内窥镜通过目视观察泪道内进行确认边向泪道内插入泪道管的操作逐渐普及,边确认插入位置边向阻塞的泪道正确地插入泪道管。另外,可知随着实施使用内窥镜的处置的情况增多,对于正确地向泪道内留置的情况和向假道留置的情况而言,治疗结果是有区别的,重新认识了正确地留置泪道管的重要性。这样,尽管逐渐认识到在泪道管向泪道内插入时使用泪道内窥镜的操作非常有用,但出于仪器高额的费用等理由,现状是仍然只有一部分医院设置了泪道内窥镜。
另外,为了容易正确地留置泪道管,提出了在作为插入部件的管的表面设置赋予润滑性的涂层,减少插入时的阻力而提高插入性的泪道管(专利文献2、非专利文献1)。然而,现状是即便使用专利文献2、非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涂层也未必能实现实用上令人满意的插入性等。
接下来,对闭塞导管进行说明。该闭塞导管是在例如(i)胸部、腹部的主动脉瘤破裂时的血管阻塞,(ii)向血管内病变部位给药时的血流阻挡,(iii)术前术中的暂时止血,(iv)利用血流调整进行的心脏拍动压力测定等各种心功能检查,(v)暂时阻塞脑血管并测定脑的血流的预备能力的球囊闭塞试验等中使用的医疗用导管(作为一个例子,参照专利文献3)。闭塞导管具备长条的管,在其远侧端部附近具备可膨胀、收缩的球囊,在其近侧端部具备接口(ハブ)。这样,经由接口注入、除去流体,能够使球囊膨胀、收缩。通过使该球囊在血管内膨胀,能够进行血管的阻塞、血流控制。
这样闭塞导管被插入胸部、腹部的主动脉、心脏血管、脑血管等,进行病变部位的治疗、检查。这时,闭塞导管从大腿、肘、手臂的血管以球囊接近心脏、脑等的病变部的方式被插入。这时,必须通过实施手术的人操作导管的体外部分,使闭塞导管在弯曲的血管内移动相应的距离。然而,通过在体外的操作将长条的管引导到弯曲的血管内的所希望的部位并不容易。因此,出于提高导管的插入性的目的,一般采取使长条的管的轴向硬度向远侧连续或阶段性地变柔软、或者在管表面设置润滑层而减少插入时的阻力,来提高导管的插入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钟化,未经株式会社钟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0680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盖组件
- 下一篇:用于治疗骨疾病和断骨的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