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作为加香成分的环十二碳二烯醇衍生物有效
| 申请号: | 201380005663.6 | 申请日: | 2013-0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5376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22 |
| 发明(设计)人: | P·范克豪泽;O·埃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弗门尼舍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1B9/00 | 分类号: | C11B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幸商标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11216 | 代理人: | 刘激扬 |
| 地址: | 瑞士***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作为 成分 十二 碳二烯醇 衍生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香料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包含至少95%w/w的至少一种下文定义的式(I)化合物的物质组合物作为加香成分的用途。本发明还包含这样的组合物,其中本发明的物质组合物是加香组合物或加香消费产品的一部分。
背景技术
据我们所知,概括来说,除了在SU 1657483(登记号1992:447990)和在US 3184491中公开为化学中间体的9-乙氧基-1,5-环十二碳二烯和9-甲氧基-1,5-环十二碳二烯之外,本发明所述的环十二碳二烯醇的醚类和缩醛类衍生物是未知的。所有现有技术均未公开或暗示本发明的物质组合物作为加香成分的用途。
香料工业使用或已知有作为加香成分的环十二烷醇的若干衍生物(例如,US 2003/0130163中描述的(1-乙氧基乙氧基)环十二烷;US 3993697中描述的(甲氧基甲氧基)环十二烷;或者US 3281474中描述的环十二烷醇的醚类),但是均具有显著不同的骨架(即环是完全饱和的)。本发明的物质组合物的最接近的类似物是5,9-环十二碳二烯-1-醇(参见US 3128304),但是再次,这些化合物显著不同(醇相对于醚或缩醛)并且具有下文所讨论的不同的气味。下文中的表1中突出显示了本发明的物质组合物与现有技术化合物之间的差异。
这些现有技术文献没有报道或暗示式(I)的化合物的任何感官特性,也没有报道或暗示所述化合物在香料领域中的任何用途。
发明内容
现在,我们惊奇地发现包含至少95%w/w的至少一种式(I)化合物的物质组合物形式的环十二碳二烯醇醚或缩醛能够用作加香成分,例如用于赋予具有蒜味、香脂和/或青香型内涵的木香/琥珀型气味香调,
其中R是任选地包含醚官能团的C1-6烷基;并且其中所述化合物的每个碳-碳双键彼此独立地可以是构型Z或E。
根据任一本发明的上述实施方式,R是C1-4或甚至C3-4烷基或者式CR’2OCHR’2的C3-5基团,每个R’彼此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甲基。
根据任一本发明的上述实施方式,R是式CHR’OCHR’2的C3-4基团,每个R’彼此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甲基。
根据任一本发明的上述实施方式,R是式CHR’OCH2R’的C3-4基团,并且一个R’表示甲基且另一个表示氢原子或甲基。
为了清楚起见,表述“所述化合物的每个碳-碳双键彼此独立地可以是构型Z或E”是指本领域中的普通含义,即所述物质组合物可以是基本上纯的立体异构体的形式(即(1E,5Z)、(1Z,5E)或(1E,5E)异构体)或者立体异构体的混合物形式,例如包含各种w/w比率的立体异构体(1E,5E)、(1Z,5E)和(1E,5Z)的混合物形式。
根据任一本发明的上述实施方式,本发明的物质组合物可以是主要含有立体异构体(1E,5E)、(1Z,5E)或/和(1E,5Z)的混合物的形式,余量基本为(1Z,5Z)立体异构体。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为此种立体异构体的混合物定义w/w比率(1E,5E)/[(1Z,5E)+(1E,5Z)](也称为(E,E)/(E,Z)比)。根据所述实施方式的特定方面,该物质组合物为具有(E,E)/(E,Z)比为20/80~1/99的立体异构体的混合物形式。根据所述实施方式,所述立体异构体的混合物具有8/92~3/97的(E,E)/(E,Z)比。
或者,所述物质组合物为具有(E,E)/(E,Z)比为80/20~99.5/0.5的立体异构体的混合物形式。根据所述实施方式,所述立体异构体的混合物具有90/10~99/1的(E,E)/(E,Z)比。
为了清楚起见,表述“主要”是指所提及的立体异构体或立体异构体的混合物占比大于所述物质组合物的90%或甚至大于94%,余量明显地为其它异构体形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弗门尼舍有限公司,未经弗门尼舍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056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