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轧钢板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380005377.X | 申请日: | 2013-01-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668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24 |
| 发明(设计)人: | 樱田荣作;林邦夫;佐藤浩一;樋渡俊二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日铁住金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C22C38/00 | 分类号: | C22C38/00;C21D9/46;C22C38/14;C22C38/3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热轧 钢板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成形性优异、剪切加工端面的疲劳特性优异的析出强化热轧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本申请要求日本专利申请第2012-004554号的优先权,其内容作为参照引入到本说明书中。
背景技术
近年来开展了汽车、各机械部件的轻量化。该轻量化可通过部件形状的最佳设计来确保刚性而实现。此外,对于压制成形部件等中空成形部件,减少部件的板厚能够直接轻量化。然而,为了在减少板厚的同时维持静态破坏强度和屈服强度的情况下,上述部件需要使用高强度材料。因此,作为低成本且强度特性优异的钢铁材料,开展了拉伸强度为590MPa以上的钢板的应用。另一方面,高强度化需要兼顾高强度与成形断裂极限、翻边(burring)成形性等成形性。此外,在上述部件为底盘部件的情况下,为了确保电弧焊接部的韧性、抑制HAZ软化,开发了以基于添加微合金元素的析出强化为主体的钢板。另外,除此以外还开发了各种钢板(参照专利文献1~5)。
上述微合金元素在低于Ac1的温度下促进数nm到数十nm左右的共格析出物的析出。在热轧钢板的制造工序中,这种共格析出物虽然使强度大幅提升,但问题在于剪切加工端面产生微小裂纹而使成形特性降低,例如非专利文献1中所公开的。另外,上述剪切加工端面的劣化使剪切端面疲劳特性显著降低。对此,非专利文献1中通过使用添加了微合金元素的合金成分并利用组织强化来解决上述问题。然而,利用组织强化的情况下,难以达成部件所需的高屈服强度,问题在于抑制析出强化热轧钢板的剪切端面的劣化。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16134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27249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5-314796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6-161112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12-1775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1:铁和钢、国重等、71号、9页、p1140-1146(1985)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了上述析出强化热轧钢板中的剪切加工端面的成形性和疲劳特性的降低,提供剪切加工端面的成形性和疲劳特性优异的、拉伸强度590MPa以上的热轧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人等通过将微合金元素和碳含量各自设定为适当的范围,进一步控制晶体取向,从而可以抑制含有上述析出元素的钢板的剪切加工端面的劣化。本发明的要旨如下所述。
(1)一种热轧钢板,按质量%计C为0.030%以上且0.120%以下、Si为1.20%以下、Mn为1.00%以上且3.00%以下、Al为0.01%以上且0.70%以下、Ti为0.05%以上且0.20%以下、Nb为0.01%以上且0.10%以下、P为0.020%以下、S为0.010%以下、N为0.005%以下、余量为Fe和杂质、0.106≥(C%-Ti%*12/48-Nb%*12/93)≥0.012,板厚1/4位置的{112}(110)极密度为5.7以下,原奥氏体粒的纵横比(长轴/短轴)为5.3以下,尺寸20nm以下的(Ti、Nb)C的析出物密度为109个/mm3以上,拉伸强度与屈服应力之比即屈服比YR为0.80以上,拉伸强度为590MPa以上。
(2)根据(1)所述的热轧钢板,其按质量%计进一步含有0.0005%以上且0.0015%以下的B、0.09%以下的Cr、0.01%以上且0.10%以下的V、0.01%以上且0.2%以下的Mo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含有V的情况下0.106≥(C%-Ti%*12/48-Nb%*12/93-V%*12/51)≥0.0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日铁住金株式会社,未经新日铁住金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0537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