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假捻用聚酰胺混纤复合丝无效
申请号: | 201380004443.1 | 申请日: | 2013-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244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小林靖希;藤井一;花冈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丽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D02G3/04 | 分类号: | D02G3/04;D01F6/60;D02G3/2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赵雁;李书慧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假捻用 聚酰胺 复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单丝纤度为1.3dtex以下的分散有至少两种以上的不同截面形状的长丝的假捻用聚酰胺混纤复合丝。进而,涉及适于通过实施假捻加工而得到具有柔软性且吸水·速干性、柔和的光泽性优异的高品质编织物的假捻用聚酰胺混纤复合丝。
背景技术
作为合成纤维之一的聚酰胺复丝由于具有高强度、耐磨损性、柔软性、染色鲜明性等优异的特征,因此可很好地用于连裤袜、紧身衣裤等裤袜,女士贴身内衣裤、女士胸衣等内衣,运动装、休闲装等的衣料用途中。
然而,就近年的消费者需求而言,要求进一步的柔软感、光滑感、柔和的光泽之类的质感以及吸水·速干性等高功能性,与其对应,要求单丝细纤度化、多长丝化以及在横截面设置多个凹部等所谓多叶片化引起的异形化。
作为以往的异形截面合成纤维复丝,例如已知分散有至少两种以上的合成纤维复丝而成的混纤丝(专利文献1)。
另外,作为以往的混纤复合丝,例如已知分散有至少两种以上的不同截面形状的单长丝的混纤丝(专利文献2)。
另一方面,作为单丝细纤度异形截面聚酰胺复丝,例如已知单丝纤度为0.99dtex的相同数目的六叶/圆截面聚酰胺复丝(专利文献3)。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26603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7-34341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9-84749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专利文献1记载的发明中,由于至少两种以上的合成纤维复丝的单丝纤度差别为3旦尼尔(Denier)以上,因此存在如下课题:合成纤维复丝的弯曲刚性高,产生因单丝纤度差引起的染色差,不适于裤袜、内衣、运动装、休闲装等衣料用途。
另外,在专利文献2记载的发明中,分散有至少两种以上的不同截面形状的单长丝的混纤丝为聚酯复丝,与聚酰胺复丝相比,柔软性、强度、耐磨损性差,因此为了追求作为近年消费者需求的进一步的柔软感,需要单丝细纤度化、多长丝化,但是存在如下课题:强度、耐磨损性低,不适于裤袜、内衣、运动装、休闲装等衣料用途。
此外,在专利文献3记载的发明中,是单丝纤度为0.99dtex的相同数目的六叶/圆截面聚酰胺复丝,但是作为丝的形态为延伸丝,存在如下课题:虽然可得到吸水·速干性,但无法得到作为近年消费者需求的进一步的柔软感。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适于通过实施假捻加工而得到具有柔软感且吸水·速干性、柔和的光泽性优异的高品质编织物的假捻用聚酰胺混纤复合丝。
(1)一种假捻用聚酰胺混纤复合丝,其特征在于,为至少两种以上的不同截面形状的长丝分散并混纤而构成的聚酰胺混纤复合丝,至少1种长丝的相对于长边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截面形状是不具有凹部的形状,除其以外的长丝的相对于长边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截面形状是具有凹部的形状,上述每种长丝的平均纤度为1.3dtex以下的范围。
(2)根据上述(2)中记载的假捻用聚酰胺混纤复合丝,其中,为如下截面形状:从与具有凹部的截面形状的长丝的截面的夹持凹部而相邻的2个凸部相切的切线,降下到被形成在该2个凸部之间的凹部的底点的垂线的长度b小于不具有凹部的截面形状的长丝的丝半径。
(3)根据上述(1)或(2)中记载的假捻用聚酰胺混纤复合丝,其中,具有凹部的长丝截面形状的凹凸度LB为5~60。
(4)根据上述(1)~(3)中任一项记载的假捻用聚酰胺混纤复合丝,其中,具有凹部的截面形状的单长丝与除其以外的单长丝的截面比率为30~70%。
(5)一种假捻加工丝,是将上述(1)~(4)中任一项记载的假捻用聚酰胺混纤复合丝假捻而成的。
(6)根据上述(5)中记载的假捻加工丝,伸缩回复率(CR2)为5~20%。
本发明的假捻用聚酰胺混纤复合丝是单丝纤度细且分散有至少两种以上的不同截面形状的单长丝的假捻用聚酰胺混纤复合丝,通过实施假捻加工,能够得到具有柔软感且吸水·速干性、柔和的光泽性优异的高品质编织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的异形截面长丝的相对于长边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截面形状的一个例子。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假捻用聚酰胺混纤复合丝中的优选的长丝的分散状态的一个例子。
图3是说明本发明中的不具有凹部的纤维截面形状的示意图。
图4是说明本发明中的不具有凹部的纤维截面形状的示意图。
图5是说明本发明中的不具有凹部的纤维截面形状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丽株式会社,未经东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044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焊接宽流道板式热交换器
- 下一篇:一种桂圆啤酒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