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铁路车辆用减震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380003923.6 | 申请日: | 2013-03-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460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 发明(设计)人: | 小川贵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萱场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61F5/24 | 分类号: | B61F5/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铁路车辆 减震 装置 | ||
1.一种铁路车辆用减震装置,具备:
两个以上的前侧震动抑制力产生源,其安装在铁路车辆的前侧台车与车体之间;
两个以上的后侧震动抑制力产生源,其安装在铁路车辆的后侧台车与车体之间;以及
可编程控制器,其被编程为,计算抑制车体的摇摆方向的震动的摇摆抑制力,计算抑制车体的晃动方向的震动的晃动抑制力,根据晃动抑制力计算抑制在铁路车辆在曲线区段行驶时作用于车体的离心加速度的频率以上的频率的震动的晃动高频震动抑制力,在铁路车辆正在曲线区段行驶时,使前侧震动抑制力产生源的至少一部分和后侧震动抑制力产生源的至少一部分输出摇摆抑制力和晃动高频震动抑制力的合力,使前侧震动抑制力产生源的剩余部分的全部和后侧震动抑制力产生源的剩余部分的全部作为无源减震器而发挥功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车辆用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
可编程控制器还被编程为,计算抑制车体的共振频带的震动的晃动低频震动抑制力,在铁路车辆正在曲线区段以外行驶时,使前侧震动抑制力产生源的至少一部分和后侧震动抑制力产生源的至少一部分输出摇摆抑制力和晃动高频震动抑制力的合力,使前侧震动抑制力产生源的剩余部分的全部和后侧震动抑制力产生源的剩余部分的全部输出晃动低频震动抑制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铁路车辆用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可编程控制器具备:
第一晃动H-∞控制器,其对车体的晃动加速度的车体共振频率成分进行加权,来计算晃动低频震动抑制力;以及
第二晃动H-∞控制器,其对车体的晃动加速度中的成为车体的离心加速度的频率以上的频率成分进行加权,来计算晃动高频震动抑制力。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铁路车辆用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可编程控制器具备:
第一滤波器,其至少提取车体的晃动加速度的车体共振频率成分;以及
第二滤波器,其提取车体的晃动加速度中的成为车体的离心加速度的频率以上的频率成分,
其中,可编程控制器还被编程为,根据由第一滤波器进行了滤波后的晃动加速度计算晃动低频震动抑制力,根据由第二滤波器进行了滤波后的晃动加速度计算晃动高频震动抑制力。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车辆用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地点信息获取部,该地点信息获取部获取铁路车辆的行驶位置信息即地点信息,
可编程控制器还被编程为,根据铁路车辆的行驶位置判断铁路车辆是否正在曲线区段行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铁路车辆用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
地点信息获取部由获取行驶位置信息的监视器构成,
可编程控制器还被编程为根据行驶位置信息判断铁路车辆正在行驶的区段是否为曲线区段。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车辆用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前侧震动抑制力产生源和后侧震动抑制力产生源具备:
缸体,其填充了流体;
活塞,其自由滑动地插入到缸体内;
杆,其插入到缸体内,并与活塞连结;
杆侧室和活塞侧室,其通过活塞在缸体内划分而得到;
流体的罐体;
第一开闭阀,其设置在使杆侧室与活塞侧室连通的第一通路;
第二开闭阀,其设置在使活塞侧室与罐体连通的第二通路;
泵,其从罐体向杆侧室供给液体;
排出通路,其将杆侧室与罐体连接;
可变溢流阀,其设置在排出通路,能够变更溢流压力;
吸入通路,其只允许流体从罐体流向活塞侧室;以及
整流通路,其只允许流体从活塞侧室流向杆侧室。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车辆用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检测被前侧台车支承的车辆前部的车辆横穿方向的水平加速度的加速度传感器;以及检测被后侧台车支承的车辆后部的车辆横穿方向的水平加速度的加速度传感器,
其中,可编程控制器还被编程为根据车辆前部的车辆横穿方向的水平加速度和车辆后部的车辆横穿方向的水平加速度计算摇摆抑制力。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车辆用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检测被前侧台车支承的车辆前部的车辆横穿方向的水平加速度的加速度传感器;以及检测被后侧台车支承的车辆后部的车辆横穿方向的水平加速度的加速度传感器,
其中,可编程控制器还被编程为根据车辆前部的车辆横穿方向的水平加速度和车辆后部的车辆横穿方向的水平加速度计算晃动抑制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萱场工业株式会社,未经萱场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0392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