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缓存判决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03922.1 | 申请日: | 2013-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1034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黄韬;刘江;崔向东;倪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861 | 分类号: | H04L12/861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芳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缓存 判决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缓存判决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第一节点接收到包含有第一内容前缀名的请求包之后,在第一节点的节点内容缓存中查找到请求包请求的内容时,将返回路径上要缓存的节点的节点介数和跳数标签添加到第一数据包里,返回第一数据包,返回路径上要缓存的节点是节点度量最大的节点,未查找到请求包请求的内容时,在第一节点的PIT中查找第一内容前缀名,查找到第一内容前缀名时和未查找到第一内容前缀名时分别做不同的转发处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缓存方法和装置,提高了节点内容的缓存利用率和系统的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缓存判决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未来互联网体系架构的研究进展,一些革新性的网络架构纷纷涌现,这些网络体系架构的核心思想是以内容为中心,打破了以通信端(主机)为中心的传统IP通信方式,被统称为信息中心网络(Information-CentricNetworking,以下简称:ICN)。在众多的ICN中,内容中心网络(Content-Centric Networking,以下简称:CCN)和命名数据网络(Name Data Networking,以下简称:NDN)是目前最受关注的体系结构,CCN是一个基于内容的通信架构,每个节点都有一定的存储功能,缓存单元是内容块。缓存判决方法是CCN的研究热点之一,它定义了CCN节点是否需要缓存当前新获取内容的规则。CCN节点不是缓存整个对象,而是以数据块(chunk)为单位进行数据缓存,每一个chunk都可以明确地被用户识别。因为网络中的每一个CCN节点都可以作为CCN缓存,在CCN中,用户会对所请求的内容发送兴趣包,当兴趣包在网络中某一个节点的缓存里找到请求内容后,内容将作为响应沿着兴趣包传播的路径原路返回,此时称为请求在节点缓存命中。合理的缓存判决方法,有利于提高CCN的性能,让用户可以就近获取数据,减少数据获取时延。
Betw策略是现有的一种判定内容是否被节点缓存的判决方法,对于不同的网络拓扑,为了能够取得较高的网内节点缓存命中率,并减少内容传输的平均跳数,Betw策略选择节点介数作为度量,内容在返回时选择兴趣包请求路径上最重要的(即节点介数最大)节点缓存,其它节点不再缓存。
但是按照上述缓存策略,在重要节点上同一个内容被请求的次数会很多,节点越重要,到达的请求越多,需要缓存的内容也越多,因此节点负载也会越大,在实际网络中,由于节点缓存量远小于内容总量,因此在内容总量超出节点缓存量时,就会导致缓存中的内容更替频繁,新缓存的内容,即使具有很高的流行度,也具有较大可能性被快速替换掉,致使后续请求无法充分利用前期缓存,缓存利用率很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缓存判决方法和装置,可实现在取得较高的网内节点缓存命中率,并减少内容传输的平均跳数的同时,降低内容源服务器的负载,提高节点内容的缓存利用率。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缓存判决装置,包括:
接收器,用于接收包含有第一内容前缀名的请求包;
处理器,用于在所述接收器接收到所述请求包之后,在所述第一节点的节点内容缓存中查找所述请求包请求的内容;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在查找到所述请求包请求的内容时,进行如下处理:
根据所述请求包的包头中记录的节点介数序列和缓存替换率序列计算内容请求路径上节点的节点度量;
将返回路径上要缓存的节点的节点介数和跳数标签添加到第一数据包里,返回所述第一数据包,所述返回路径上要缓存的节点是所述节点度量最大的节点,所述跳数标签为所述请求包到所述第一节点的跳数与所述请求包到节点度量最大的节点的跳数之差;
在未查找到所述请求包请求的内容时,进行如下处理:
在所述第一节点的队列兴趣表PIT中查找所述第一内容前缀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039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