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用户协同通信触发方法及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80003487.2 | 申请日: | 2013-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2914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发明(设计)人: | 李汉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72/08 | 分类号: | H04W72/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黄志华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用户 协同 通信 触发 方法 设备 | ||
一种多用户协同通信触发方法及设备。本发明中,网络设备获取终端邻近关系信息,根据所述邻近关系信息确定多用户协同通信受益终端及其邻近终端,其中,所述邻近关系信息中至少包括邻近终端的设备与设备D2D标识;所述网络设备获取所述受益终端及其邻近终端的信道质量信息,根据受益终端及其邻近终端的信道质量信息,对所述受益终端进行多用户协同通信触发判决,并在判定需要触发多用户协同通信时,根据获取到的受益终端及其邻近终端的信道质量信息为所述受益终端确定多用户协同通信的支撑终端。采用本发明可基于用户邻近关系实现多用户协同通信触发决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用户协同通信触发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出现了多种制式的移动通信系统,例如,GSM(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全球移动通讯系统)网络、GPRS(GeneralPacket Radio Service,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技术)网络、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宽带码分多址)网络、CDMA-2000网络、TD-SCDMA(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时分同步码分多址)网络、WiMAX(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全球微波互联接入)网络等。这些移动通信系统除了提供语音通信业务之外,通常还提供数据通信业务,因此用户可以使用这些移动通信系统所提供的数据通信业务来上传和下载各种数据。
现有技术中采用CoMP(Coordinated Multipoint,多点协作传输)来提高处于小区边缘终端的可靠性,采用CA(Carrier Aggregation,载波聚合)来提高用户的吞吐率,但如果终端自身环境恶化,终端的数据传输的吞吐率和/或可靠性将会急剧下降。
目前,MUCC(Multiple UE Cooperative Communication,多用户协同通信)的概念被提出。在多用户协同通信技术中,由于D2D(Device to Device,设备与设备)通信技术实现终端与终端的通信,使终端间相同支撑成为可能,进而基站发送给某个终端的数据可以发送给该终端附近的其它终端(即支撑终端,表示为S-UE),再通过终端之间的近距离通信技术转发给最终目的终端(即受益终端,表示为B-UE)。这样就可以在多个终端中选择信道条件好的终端作为S-UE,从而通过多用户分集增益提升用户边缘速率,进而提升频谱利用效率。
D2D技术中,近距离发现技术和近距离通信技术是多用户协同通信的基础。近距离发现技术中,需要启用近距离发现功能的设备向近距离业务服务器发起开启近距离发现功能的请求后,近距离业务服务器为发起请求的设备分配专门用于近距离发现的广播信息,即近距离标识或称D2D标识(D2D Code),用于实现全球近距离发现设备的唯一标识。获得D2D Code的设备,一方面以预先定义的规则向外广播携带有D2D Code的信号来宣布自己在当前位置的存在,以帮助其它设备发现自己;另一方面,以预先定义的规则监听周围其它设备广播的携带有D2D Code的信号,当设备接收到其它设备广播的携带有D2DCode的信号时,或者在接收到其它设备广播的携带有D2D Code的信号且与该其它设备进行物理层交互尝试成功后,表示发现该其它设备出现在近距离范围之内。
现有多用户协同通信技术尚未给出协同通信的触发机制,也没有给出如何及时准确地找到终端的协同通信用户的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用户协同通信触发方法及设备,用以基于用户邻近关系实现多用户协同通信触发决策。
第一方面,一种多用户协同通信实现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034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玉米脱粒空心钻头
- 下一篇:调色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