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滚动轴承及机床用主轴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380002587.3 | 申请日: | 2013-06-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32933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23 |
| 发明(设计)人: | 水上敦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F16C33/46 | 分类号: | F16C33/46;B23B19/02;F16C19/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奉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4 | 代理人: | 吴立;邹轶鲛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滚动轴承 机床 主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滚动轴承及机床主轴,或为更详细一点地说,是用于高速旋转机床中的主轴,和高速马达等中所采用的滚动轴承,及其应用该马达等的机床主轴装置。
背景技术
在最近的机床主轴的开发里以为提高效率而不断地追求其高速化、由于目前的齿轮驱动及皮带驱动中、齿轮的相互啮合时的摩擦,皮带的滑移等所带来的发热之影响、其传递效率不甚理想,故采用联轴器将驱动马达直接进行耦合、或者直接设置在主轴的内部、所谓的内置马达的形式已成当前的主流。在这些高速主轴的场合时、其主轴所使用轴承的dmn值已基本达到50万转以上。此外、,当采用轴承滚动体比重较小、轻量的陶瓷材料(例如,氮化硅等)时、在高速旋转下,就能够克制住其滚动体的离心力、则该轴承的dmn值可达100万转以上。
在如此高速旋转用途的轴承里所使用的保持架里、作为轻量,且耐磨损的合成树脂材料的保持架,可采用例如;苯酚、聚酰胺,聚苯硫醚(简称:PPS)、聚醚醚酮(简称:PEEK),聚酰亚胺等,进而、作为强化材料亦可添加诸如玻璃纤维,碳纤维,芳香族聚酰胺纤维等来制作。
保持架在延圆周方向上设有等间距的球兜、而滚动体就按该等间距地进行配置在圆周方向上。当然,在这里为了让滚动体能够在球兜里很好地顺畅地进行自转运动、必须在球兜的内径面和滚动体之间设定其合适的游隙。再则、在内外圈之间也将保持架在其径向上设有一定的游隙,保持架在半径方向上的窜动量、是以外圈的内径面与保持架外园面间,或者内圈的外径面与保持架内园面间其中任一较小的游隙(导向游隙)进行限定的。
在组装了如此保持架结构的滚动轴承中、会发生被称为保持架音的噪音、及振动等的现象。而作为能够抑制保持架音噪音的滚动轴承有例如专利文献1~3中所介绍的滚动轴承。
背景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2004-1992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国特开平11-344035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国特开平2000-81042号公报
发明概述
本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专利文献的1~3的滚动轴承中,在抑制保持架音发生的课题上,仍存在着有待改善的余地。
正是鉴于,处于所述的状况,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想能够提供一种可抑制保持架音的滚动轴承及其机床主轴。
解决本课题的技术手段
根据下述的结构构成可以达到本发明所述的目的。
(1)一种滚动轴承其特征具备;外圈、内圈、及所述在外圈和内圈之间所设置的滚动自如的多个滚子、以及具有在圆周方向形成一定的间距且能够逐一保持各滚子的多个兜孔的保持架、并且该保持架的引导形式为外圈引导或为内圈引导、在所述保持架上、在所述滚子的轴向的一端与另一端上都设置了保持架的引导面、将一侧的所述保持架引导面的宽度设为ΔL1、另一侧的所述保持架引导面的宽度设为ΔL2、轴向兜孔的游隙设为ΔP、则它们之间的关系必须满足下式(I)及(II)。
ΔP≦ΔL1≦4×ΔP(I)
ΔP≦ΔL2≦4×ΔP(II)
(2)一种滚动轴承其特征具备;外圈、内圈、及所述在外圈和内圈之间所设置的滚动自如的多个滚子、以及具有在圆周方向形成一定的间距且能够逐一保持各滚子的多个兜孔的保持架,并且该保持架的引导形式为外圈引导或为内圈引导、在所述保持架上、在所述滚子的轴向的一端与另一端上的任一侧上设置了保持架的引导面、将所述保持架引导面的宽度设为ΔL、轴向兜孔的游隙设为ΔP、以下式(III)为特征的滚动轴承。
ΔP≦ΔL≦4×ΔP(III)
(3)在(1)或(2)中所记述的滚动轴承的特征为,采用油脂润滑、在所述保持架中,所述滚子与所述保持架引导面之间,设有油脂存积部,所述油脂存积部的宽度要大于或等于所述保持架引导面的宽度。
(4)在(1)~(3)的任一项中所记述的滚动轴承其特征为,在所述的保持架中,将所述保持架的引导面设置在更靠近导向圈引导面的端部的轴向的内侧、从所述保持架的引导面至所述导向圈的引导面端部的距离、一定要比所述保持架引导面的宽度大。
(5)在(1)~(4)的任一项中所记述的滚动轴承其特征为、以所述滚子与所述保持架的径向兜孔游隙为引导游隙的2倍以上,并且在导向圈的倒角长度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精工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精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800025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